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记武汉市东西湖区“年轻一代企业家联合会”

作者: ■冯慧
    近年来通过"年轻一代"的历练,会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一批有理想有能力的年轻人依托这个平台脱颖而出。到2017年"年轻一代"的会员已经增加到85人,有8名会员在区换届中被选上区政协委员;还有8名会员进入市工商联执委会,2名会员进入省工商联执委会。他们以实际行动向父辈表明,他们完全可以信得过靠得住接过班
    青年永远应该是走在新知识的最前列,从"年轻一代"成立以来,他们先后组织会员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参加"武汉光彩"创业课堂新加坡高级研修班;到宝岛台湾考察学习;开办转型升级工业4.0智能制造专题课堂活动;到高等学府参加培训班……通过各种活动让大家的综合实力得到很大提升。也提高了"年轻一代"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一致的。会员感慨地说,在"年轻一代"里,我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一
    掌声连着掌声,笑脸迎着笑脸。这是一台特殊的晚会,台上表演的是东西湖区“年轻一代企业家联合会”的会员们,台下就座的是武汉市工商联和东西湖区工商联的领导以及年轻人满头华发的企业家父辈们。台上的年轻人青春灵动热情洋溢,台下的观众更是笑脸盈盈掌声连连,纷纷露出欣慰的笑容。
    舞台上表演的年轻人,大多是企业家的第二代、海外留学归国青年、自主创业成功者和大学生创业青年,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三十八岁以下,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有事业心、思想活跃的精英青年。
    时间推回到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强调指出,引导非有公有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非有公有经济的年轻一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时任东西湖工商联党组书记、中共东西湖区委统战部副部长的李建国在武汉市工商联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决定由工商联牵头,引导东西湖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年轻人成立一个商会,给年轻人创造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让年轻人在一起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培养出政治上有追求、经营上有本事、文化上有内涵、责任上有担当的接班人。
    李建国,这个后来被“年轻一代”称为精神上“父亲”的人,在由谁来牵头当这个商会领头羊的问题上更是除旧布新。当时报上来的会长人选中,有的是家庭资产数亿;有的是家族连锁店遍及全省……按照普通人的想法,由这些知名企业的后代担任商会会长,能给商会带来一定的知名度。
    但李建国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年轻一代商会”的领头羊,不应该以个人资产总数和企业规模大小为先决条件。而是应该让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年轻人担此重任,只有这样的人带能带领“年轻一代”勇往直前。
    在报上来的会长人选中,李建国最看重的是一个叫陈顺刚的年轻人。陈顺刚,一个因家庭困难不得不忍痛辍学,十六岁时怀揣着父母借来的200元从贫困乡村走出来到餐馆打工学艺的农村孩子。十几年来,陈顺刚从默默无闻的小徒弟到后来的高级烹饪技师,再到后来的行政总厨,一路上他历经磨难,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自己的人生低谷。2008年陈顺刚获得第八届武汉市“优秀进城务工青年”。
    2009年陈顺刚决定自主创业,他用借来的一万元钱到东西湖外商投资区做盒饭生意,接到的第一单生意仅仅是给工厂送四份盒饭。陈顺刚毫不气馁,他秉承着热情和诚信的经营理念,仅仅几年后,陈顺刚的事业一飞冲天。从最初的四份盒饭起步,如今的陈顺刚已经是“陈氏詹王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旗下有3000多平米的餐饮会务中心,还有一个数百亩的农业园,产业延升至后勤配送、团膳服务等领域。
    当阳光帅气的陈顺刚笑吟吟地站在李建国面前时,李建国从他身上感到一股满满的正能量扑面而来。这正是李建国需要的年轻引道人。他果断拍板,陈顺刚是最合适的会长人选。李建国语重心长地说,让穷人的孩子来引领富人的孩子!因为这些年轻人走在一起,不是为了比吃比穿,而是为了传达正能量。
    二
    2015年岁末,东西湖区“年轻一代企业家联合会”(以下简称年轻一代)在区工商联的引领下正式成立。
    陈顺刚在就职演讲中动情地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的传承者接力者,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关系到非公有制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队伍的薪火相传……我们肩负使命任重道远。
    常务副会长汤赐是湖北东明医药有限公司的后代,家中有上百家医药连锁店,是典型的企二代。汤赐在筹备工作报告上说,构建年轻一代非公有经济联合会这个平台,就是秉承交流思想,增进友谊、提升素质,健康成长,培养一批有信念、有本事、有担当、有内涵的年轻一代企业家,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群雁高飞头雁领,出人意料的是“年轻一代”组织的第一次活动,竟是带领会员奔大别山革命老区,对会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年轻一代”中的大多数会员都是在家庭优渥的环境下长大,大部分会员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但在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道德文化的理解上还显得有些薄弱。中国梦的内涵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当这些年轻人踏上这块红色的热土上,看着一帧帧历史的照片和耸立在深山密林中的纪念碑,这些年轻的心第一次感到敬畏和震撼。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革命先烈为了共和国,抛头颅洒热血,才让有了富民强国的今天……
    青年永远应该是走在新知识的最前列,从“年轻一代”成立以来,他们先后组织会员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参加“武汉光彩”创业课堂新加坡高级研修班;到宝岛台湾考察学习;开办转型升级工业4.0智能制造专题课堂活动;到高等学府参加培训班……通过各种活动让大家的综合实力得到很大提升。也提高了“年轻一代”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陈顺刚说开悟的人就是点亮自己生命的人,这生命是光,自照照人,在光里没有黑暗。
    副会长汤赐深有体会地说,过去我七点起床已经觉得很早了。然而入会后,我发现会长六点半已经在朋友圈里发心灵“鸡汤”了。从这一点上看至少许多人比我勤奋,激励我要珍惜时间做更多的事。
    有会员说,过去别人介绍他时,总是会说,这是某某的儿子,如今已反过来介绍,某某是他的老爸。这种转变是年轻一代在成长获得的。他们中许多人已经逐渐上路,接过父辈们的班。在“年轻一代”这个圈子里,大家聚在一起,没有人谈香车宝马,锦衣玉食。更多讨论的是,自己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
    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一致的。有会员感慨地说,在“年轻一代”里,我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从“年轻一代”成立之初,就利用资源创办了自己的刊物,刊物就叫《年轻一代》。这个刊物上,是会员的精神家园。在这上面刊登着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要指示和商会的重要活动,以及会员对生活的感悟。整个杂志里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是一本引领会员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鞭策令。
    三
    2016年7月,武汉市持续大暴雨,其持续降水量创武汉市有气象记录最高值。与此同时,江城出动了超六十万市民群众上堤巡堤查险,以确保大武汉的安全。在这个抗洪抢险的队伍中也有“年轻一代”的会员。
    成海蛟“年轻一代”商会的副会长,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他是武汉天成贵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创二代。曾经上过军校当过兵,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他身上弥漫一股满满的正能量。当初成海蛟到公司接班时发现,公司有12名党员,因为没有组织依靠,而陷入一种迷茫境地。成海蛟想一个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脱离自己的组织。于是,他到上级党组织申请,在公司成立了东西湖区第一个非公有经济企业的党支部,并担任了支部书记。
    2016年7月,成海蛟来到府河大堤东西湖段7至9公里处巡堤查险上堤防洪抢险,他一脚烂泥,一脚水窝,一连几天在堤上吃住,雨水和汗水交替湿透了他的衣服,他的手也因在暴风雨中抢救物质受伤鲜血直流……可成海蛟说,他是个党员,没有理由不冲在前。
    在武汉的大洪水中,陈顺刚和“年轻一代”的会员们,三次上堤慰问防洪抢险的群众,捐慰问金和药品、物资达10多万元,并为防汛指挥部捐赠了一台3万多元的无人机,用于防洪抢险。东西湖德诺科技公司为消防战士提供了近300万元的水上救援装备……
    “年轻一代”用行动表现了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从2016年开始,“年轻一代”会员还与区特困户结对子,多次上门慰问,对特困户帮扶,为社会献爱心。通过扶贫活动也让许多会员亲眼目睹了百姓生活的不易和艰辛。有位会员感触良深地说,只有看到,才会相信还有这么困难的家庭。
    扶贫活动,也激发了会员们内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陈顺刚一直有个心愿,他想做一个基金会,帮扶贫困惠及社会。
    最近,陈顺刚和商会中的5副会长发起注册1000万,成立了“武汉青创天勤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项目是物流服务。这个公司可以解决商会内的物流需求,也可以增强商会的凝聚力。陈顺刚设想,未来公司将拿出一部分收益,以“年轻一代”的名义做公益。帮扶会员,惠及社会。作为会长,为广大会员提供交流的平台,他无偿奉献,拿出300多平场地作为商会党建阵地、活动中心,设立创投空间、道德教育基地。
    陈顺刚说,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可以走的很远!他期望的是大家能共同携手,共创辉煌!
    如今的东西湖区“年轻一代”,在省、市、区工商联的关心和帮助下,团结了一批有志青年,活动搞的风生水起如火如荼,其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引起社会关注。近年来通过“年轻一代”的历练,会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一批有理想有能力的年轻人依托这个平台脱颖而出。到2017年“年轻一代”的会员已经增加到85人,有8名会员在区换届中被选上区政协委员;还有8名会员进入市工商联执委会,2名会员进入省工商联执委。他们以实际行动向父辈表明,他们完全可以信得过靠得住接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