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民模式”助推精准扶贫新发展
作者:
■王保军
陕西省定边县海则梁乡原来是全省有名的贫困乡,在社会上流传了这样一句顺口溜:“飞沙走石家无良,人老辈辈住土房,满村光棍没婆姨,有女不嫁海则梁”。荣民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史贵禄表示,荣民用了16年时间,累计捐款1.6亿多元,对该乡实施定点精准帮扶。
油灯变电灯:荣民集团在全乡架设了一百多公里的高压线路,解决了全乡生产、生活用电难题,同时实现了户户通电话;土路变油路:荣民捐资3000多万按照国家二级标准为全乡修建公路30多公里,其中油路4条、水泥路2条,实现了全乡村村通公路;调整产业结构:荣民捐资100多万元从保加利亚引进辣椒新品种、新技术,从荷兰引进土豆新品种、新技术,同时又捐资200多万元,建成荣民光彩农技培训中心,帮助农民掌握科技种植技术;办医院建学校:荣民捐资200多万元,建成荣民光彩小学,实现全乡12个行政村500多名学生免费就学。按照县级医院标准,捐资600多万元建成荣民光彩医院,为每个村民发放免费就医卡,实现全乡12个行政村农民看病全免费,同时为全乡每个村民每年体检一次,并建立了医疗档案。史贵禄说:“直至今天,我们每年为光彩医院及光彩小学补贴达200多万元。”
这是荣民2000年到2005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2005年到2010年,荣民第二个五年帮扶规划启动,公司主要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治沙造地:捐资3000多万元治沙造地,造出了十多万亩高产水浇地,实现全乡人均水浇地达到12亩;引进大棚:荣民一次捐赠3000多万元,从山东引进了5000多个蔬菜大棚,农民自筹和政府配套资金3000多万元,又建起了5000多个大棚,全乡实现人均一个大棚,就大棚一项,每年人均纯收入就达到1万元以上;打井灌溉:荣民捐资500多万元,其余资金由政府配套和农民自筹,一共打了8000多口机井,满足了全乡十多万户水浇地的灌溉需求。引进先进灌溉技术:从以色列引进喷、滴灌等先进技术和设施,覆盖了全乡水浇地面积的80%以上;保护文物古迹:修复改造文物旅游景点,得到省市县文物局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2010年到2015年,荣民实施了第三个五年规划。主要是实施农村的城镇化、工业化。规模养殖:截至目前养500只羊的养殖大户达到了30多户。移民搬迁:为实施农业规范化和农业现代化,动员实施了移民搬迁工程。截至目前,已有十多户农民农户搬迁进入小城镇。家庭农场:目前全乡规模500亩的家庭农场达到十多户。
经过16年的艰苦奋斗,荣民顺利完成了三个五年计划。到2016年,全乡人均收入达到了8万多元,其余两个乡人均收入达到2.6万元,全镇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荣民集团探索出以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地区整体脱贫的“荣民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也得到了政府和百姓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