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十九大报告把振兴实体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制造业领域代表们认为,要营造实干氛围,让做实业有劲头,有前景。
“报告讲‘实体经济’的时候,我就在台下使劲儿鼓掌,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被关注,有价值!”十九大代表、TCL智慧工业(惠州)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王敏说,和近年来火热的房地产市场、金融领域相比,做实业赚钱难,也辛苦,身边有不少人转而投机。报告给实干者吃了“定心丸”,鼓了劲儿。
产能过剩、盈利水平下降、综合成本上升……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实体经济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呈现出来,“脱实向虚”苗头显现。
“越是面临压力,越要看到转型的急迫性。”十九大代表、工信部部长苗圩说,要营造崇尚实业的社会氛围,让人才、资金等各类要素更多地向实业聚集。一方面,要出台更有力的措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创新得到回报,让人们对做实业有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切实做好降成本、去产能,摆正与虚拟经济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关系,打造能满足制造业需求的金融链。
营造崇尚实业的氛围,核心在鼓励创新。
十九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新时代呼唤新制造,不仅是产品、技术的创新,更需要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对海尔来说,就是要大力推进物联网时代的体验经济和共享经济,搭建工业物联网平台,打造社群生态,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