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大会是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绘就了宏伟蓝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吹响了奋进的号角。聆听报告倍感振奋,我们决心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再创辉煌业绩。"山西省河津市龙门村党委书记、龙门集团董事长原贵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原贵生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1996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创办龙门集团,让一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生了沧桑巨变。
如今,龙门村对全村3600余名村民实现了劳有所得、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农民人均纯收入2.7万元。
"我每时每刻都不敢懈怠,时刻把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检查约束自己的行动。"原贵生说,"因为作为农村干部,作为企业发展的带头人,工作在农村基层一线,承担着人口最多的农村里中央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社会稳定、惠及民生的重大使命。"
集体经济谋就共同富裕
在上世纪80年代,龙门村还是一个异常贫困的地方,人均只有三分地,村北石头山,村南沙滩地,原贵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思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让龙门村发展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在不断的研究摸索和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之后,原贵生和龙门村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了工业兴村,集体发展的致富道路。
原贵生说:"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我们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就是让集体经济占大头,股份制经济作补充,把各种经济成份全部吸收进来,共同发展,探索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得更好、更快的路,这就是我们的四轮驱动,共同富裕模式。"
基层党建推进五个所有
近年来,龙门村将"四轮驱动"模式再次进行拓展,对国有企业注资参与重组,与外省集团企业合作共建炭黑生产项目、铁路运输线项目、旅游项目等等,实现了由"四轮"向依靠集体经济、股份制经济、联户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带动外来投资等"多轮驱动"经济模式的升级。企业也发展成为一个集煤焦化、精细炭黑、发电、建材、铁路运输、房地产、旅游七大产业为支柱的科技集团,形成了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村集体资产累计达15亿元,年工农业总产值达28亿元。
这种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的是20多年来对党建旗帜的始终高扬。
当前,龙门村有140余名党员,下设7个党支部,对于党支部实行设岗定责,设立安全指标、经济指标等进行考核,形成了党委决策、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的工作机制。
原贵生说:“每个党员有岗有责、有责有为,成为群众中的一面旗帜,党委带领广大村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推动了村里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连续11年来,龙门村党委每年以“五个一”工程形式,为村民办5件实事,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全面实现了五个所有:劳有所得——村民有工资、有分红、有股权,每户收入可观;学有所教——从幼儿园到初中全部免费教育;住有所居_32栋八通住宅楼让村民和务工人员全部入住;病有所医——新农合加村里剩余部分负担让看病不花一分钱;老有所养——老年人全部入住老年公寓,69岁以上领取国家和村里发的双份养老金。
原贵生说:“一个好村子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一个好基层就是一个地方繁荣昌盛、一方百姓安居乐业的保障。”
这是原贵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龙门村,这种理念也呈现出了最为生动和真实的一次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