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湖南商会成立于2011年,短短6年时间内,已经发展壮大到目前的232个会员单位,46个副会长单位,在晋湘商资产达260亿元,上规模企业约1500余家,安置就业人数12万余人的规模,会员投资产业涉及矿业、地产、建材生产、文教旅游、工程基建、餐饮接待等多种行业,并吸引了三一重工、湖南建工、帝海集团等一大批湘商项目在山西的开发投资
几年来,商会秘书处先后100余次参加了会员企业举办的各种商业活动,积极协助会员企业搞好产品宣传活动、办理相关业务手续。截止2016年底,商会先后参与晋湘两地重大招商活动和产品产销洽谈会,促成会员企业落地项目7个,投资总额达73亿元。在今年7月份由商会主办的"2017晋湘经贸洽谈会"上,为会员企业牵线搭桥,实现现场签约资金300亿元
今年7月30日,一场盛大的经贸洽谈活动在太原举行。
这场由山西省湖南商会主办的“2017晋湘经贸洽谈会”,是山西省内23个省级异地商会中首次以商会为主导、主办经贸洽谈、开展的一次大型经济合作往来活动。在当天的活动中,参会企业就煤炭供需、古村落旅游开发、智慧安全服务云平台三个项目当场签约,签约资金达300亿元。
丰硕的成果,将一个异地商会的实力和声誉在三晋大地进行了一次最为直观和全面的展示与传播。
山西省湖南商会成立于2011年,短短6年时间内,已经发展壮大到目前的232个会员单位,46个副会长单位,在晋湘商资产达260亿元,上规模企业约1500余家,安置就业人数12万余人的规模,会员投资产业涉及矿业、地产、建材生产、文教旅游、工程基建、餐饮接待等多种行业,并吸引了三一重工、湖南建工、帝海集团等一大批湘商项目在山西的开发投资。
山西省湖南商会现任会长刘炳辉说,商会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在晋湘商的团结努力,我们秉承“团结、奉献、服务、发展”的办会宗旨,全力为在晋企业家构筑心灵之家、维权之靠、创业之力,为晋湘两地招商引资、吸纳海内外资金牵线搭桥。正是这种定位和努力,让商会获得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让一个起步较晚的商会能够快速成长。
按章管会
扎深商会发展的根本
在刘炳辉看来,一个商会里有众多大大小小的企业,企业会员的高低层次不同,规模有大有小,实力也有差异,会员本人的文化程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同。它不像一个普通人家的“家”,也不像一个企业,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机制,才能保证商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商会制订了《章程》《会长职责》《执行会长职责》《秘书长职责》《财务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根据商会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立了秘书处、维权部、会员部、宣传部等职能部门。这些工作,为起步之初的商会规范健康运行夯实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刘炳辉将商会建设的首要工作放在了统一在晋湘商思想、提高凝聚力、促进湖南企业抱团发展上。为统一思想,提高凝聚力,他将个人酒店产业的两层楼用作商会开展活动、聚拢人心、展示产品的场所,并把这个地方打造成湘品对外展示的一个宣传窗口和推广平台。在内部,对于班子建设商会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在政治上严格要求,工作上求真务实,生活上勤政廉洁,“堂堂正正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在商会会员之间的合作中要以诚信为主,领导班子和会员企业决不能出现不诚信现象,先做个正堂的人,再做正堂的事业。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按章管会的根本,商会根据几年来的发展实际情况,对各项规章制度再一次进行了完善,由商会综合办公室牵头,修订完善了商会章程、商会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商会经费管理办法,出台了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规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长办公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理事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员代表大会。
在山西省湖南商会,每项重大问题必须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决策,充分发挥会长办公会议和理事会的作用,及时进行沟通、商讨。通过互相的交流与沟通,拉近了双方关系,做到求同存异,增强了商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成为了商会影响力、服务能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的关键所在。
团结兴会
夯实商会发展的基础
起步晚,实力弱,是山西省湖南商会成立之初的真实写照。
为了在最大范围内团结、联谊在晋湖南人,商会从成立伊始至今,领导班子成员和秘书处工作人员,无数次赴晋城、长治、阳泉、大同、临汾、晋中等湖南人较集中的地方拜访,并宣传商会工作,同时利用中秋、新年、春节等节日契机,邀请各地区的老乡来太原联欢,增进乡情,增强了解,凝聚力量。
翻阅山西省湖南商会的工作日志,仅去年半年时间商会领导层就走访55家湘籍在晋企业。与此同时,山西省湖南商会还通过组织不间断的商会活动,进一步加强会员之间的凝聚力。
为帮助商会企业家认清当前发展大势,坚定企业升级转型、做强做大的信心,商会不断组织会员企业家参加山西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组织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并在商会内部定期开展培训交流会,促进共同进步。
刘炳辉说,会员们如果像一盘散沙,每个人都各自为战,更甚者相互拆台,那么商会的建立是形同虚设的。作为一个商会团队要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相互支持,资源共享,相互配合,只有这样做,在任何时候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因此,团结协作是商会建设决定成败的关键!一个人单打独斗,能力、财力都有限,只有抱团发展,方能长久。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几年来山西省湖南商会的持续举措让商会的人气迅速兴旺,会员单位由成立之初的38家扩展到现在的232家,不仅在山西晋城、长治、大同等多地成立了市级组织分会,而且还成立了商会物流分会、建材分会、湘菜联盟分会、自驾e族商企联盟分会等一系列行业分会,使得队伍覆盖面不断扩大,会员结构不断优化。
服务立会
激活商会发展的源泉
刘炳辉在采访中说,我经常在想,会员企业需要什么,商会该怎样为他们做事情。企业加入商会,首先看准的是商会这个平台,有部分会员企业参加商会也是想从中获得一些收益。但是,如果会员企业只缴纳会费而无实际收获,心就会由热变凉,等心凉了再焐热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那么商会的发展就会变难。
因此,在山西省湖南商会,服务好会员是评价秘书处工作的唯一标准。几年来,商会秘书处先后100余次参加了会员企业举办的各种商业活动,积极协助会员企业搞好产品宣传活动、办理相关业务手续。截至2016年底,商会先后参与晋湘两地重大招商活动和产品产销洽谈会,促成会员企业落地项目7个,投资总额达73亿元。在今年7月份由商会主办的“2017晋湘经贸洽谈会”上,为会员企业牵线搭桥,实现现场签约资金300亿元。
为解决会员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商会不断挖掘银行资源,先后同在晋的农业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晋商银行签订银企合作协议,2012年6月同兴业银行达成了授信5亿元人民币的合作战略,为会员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后台保障。
商会还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会员”活动和“维权”工作,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向为会员反映意见、建议和要求,并成立维权部,聘请了专职法律顾问,为会员的合法权益和合法经营保驾护航。2016年,在商会的主导下,山西省市联动,多方协调,推动了民营企业反映问题集中推介会的召开。到2016年底,商会为会员单位维权137次,挽回经济损失1187.25万元。
刘炳辉说,在商言商,商会就应该凸显“商”字,一个商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牢牢把握“商”字,时时研究“商”道,以有价值的服务来交换商会的美好未来。服务会员、服务家乡政府、服务所在地政府、服务战略合作伙伴,这是商会发展的原动力。失去了这个原动力,发展再迅猛的商会也会陷入停顿甚至崩溃。所以服务发展好是商会永恒的主题。
实力强会
勇立潮头奉献晋湘两地
在对山西省湖南商会的采访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这样一种表述:商会和商会会员一定要讲党性、讲团结、讲真话、讲自己的话。在商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要以努力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维权价值、企业价值、乡情价值为基础,发展自身,贡献社会。
事实上,为提高商会会员的政治素质,早在2011年商会成立之初就开始着手党建工作。在山西省委统战部、山西省工商联机关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商会结合自身实际,深入会员企业,通过座谈会、简报、期刊、网络宣传党的政策、党史和党建工作,并于2012年8月成立了中共山西省湖南商会党支部。
几年来,商会开展了一系列党建设活动。譬如,党支部组织党员到延安、西柏坡、韶山等红色老区,进行党的历史教育。通过定期组织会员上党课提升党员群众政治思想素质,传递正能量,宣传贯彻中央精神。通过注意在青年职工中发展党的积极分子,为壮大党的队伍培养后备力量。通过发挥党员联系人辅导作用,让支部活动、学习园地、企业党建动态等,成为商会党建工作的重要形式。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现场交流发言,会后撰写心得,充分提振会员企业的发展信心,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
为引导企业家弘扬慈善的精神,增强企业家的慈善意识,山西省湖南商会不仅创办了山西省湖南商会公益慈善基金,而且每年两次到山西古交马兰矿慰问湖南籍学龄儿童贫困家庭。在精准扶贫战役中,山西省湖南商会主动作为,数次组团深入山西贫困地区吕梁中阳县、临汾永和县等地,实地考察,对接项目。
刘炳辉说,商会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山西、湖南两省各级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全体会员的团结奋进,我们将继续在融智、融资、融人脉、融人才、融机会上发力,引领商会时刻担当起现代社会组织的应有的社会责任,擦亮湘商品牌,为晋商两地注入新的活力,为迎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而再攀高峰,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