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中驻港央企引领示范作用
作者:
■叶斌
中央政府指出支持香港在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投融资平台建设;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民心相通;深化与内地合作,共同开辟“一带一路”市场等四个主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驻港中资企业,尤其是大型央企在上述发展背景下应有更大作为。
示范引领,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
在“一带一路”的跨国联系和作用体现中,笔者认为大型央企的韧性会更强。韧性强集中表现在企业对资源的配置能力上,加上国际国内经济需求和环境的催化,优势尤为明显。当前驻港央企不乏世界500强和亚洲100强的集团公司,在香港经过多年的发展,战略升级、产业创新、多方协作已经把企业带入做强做优的健康发展轨道。于长远发展看,驻港央企在品牌、规模、效益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时间和空间,而立足于“一带一路”当前建设,驻港央企则可当仁不让发挥自身的品牌、商誉、资本、技术以及人才等优势,率先在重大项目上与沿线国家地区接轨,加强品牌建设,以品牌为示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其它企业参与建设提供发展思路和解决路径。
风险管控,进一步提升融资水平
伴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发展,驻港央企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更加有利于在香港形成一个投资、融资和资产管理的大平台,为“一带一路”拓宽资金渠道。这些庞大的融资需求和融资服务,对驻港央企而言是个重大考量。撬动资本和风险管控既是课题,更是实践。在市场化运作中,重要项目面临利率、汇率、信贷等风险,笔者认为驻港央企不仅要保持过往审时度势,沟通协调的体制机制,亦应强化风险管理,统筹对接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为其它企业提供风险预测、报告以及保障,实现“一带一路”建设中资金和项目的风险防控,发挥央企的金融服务功能,构筑一道安全保险的屏障。
文化交流,进一步落实社会责任
有驻港央企提出,要做有责任的企业公民,锐意为市场、工作环境、住宅小区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不遗余力地追求“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彰显了责任担当的企业发展理念。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央企要做模范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一则代表国家形象,展示企业风范;二则以多种形式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合作,赢得所在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同与尊重,结交更多朋友,共谋发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民间、民俗等文化财富吸引世界众多目光,近年来更是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文化交流合作增强了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文化互信,实现和平、包容、共赢的发展局面。驻港央企可凭借文化优势与特点,聚焦文化交流,以此为载体,围绕环境、教育、公益等多种主题,参与、推出、打造系列项目和活动,落实社会责任,凸显央企经济、社会双轮驱动的作用和价值。
区位拓展,进一步深化内地合作
2017年香港连续23次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凭借“一国两制”的优势,香港多次化解世界范围的金融波动,20年来股市市值涨了7倍,以金融服务为龙头,与内地形成了全方位的发展格局。特别是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提出规划后,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区位优势越加明显,驻港央企在区位拓展中将承担重要角色。截止2016年底,内地企业在港上市有1002家,占所有上市公司数量的51%,占香港股市市值的63%,这些企业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力军。如何走出去,需要大型央企发挥示范和协调作用。重视投融资布局,对接服务保障。对外推动中国标准与技术在国际规则中的影响力,对内帮助内地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解决短板问题,提升竞争力,实现企业国际国内分工的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