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人心 商会发展添活力
湖北省江苏商会党委成立侧记
作者:
■本报记者吴浩
“民营经济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符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等都离不开广大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积极参与和贡献,民营企业里的党员同志有责任和义务自觉地接受和维护公司、商会党委的统一领导,自觉地在公司的各个单位,特别是生产一线鼓舞同志们永远跟党走,立足各自的工作岗位,为公司的发展建言献策……”
这是一封来自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也是一名民营企业的老共产党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给党委书记写的一封信。写这封信的人,是湖北省江苏商会会员企业“武汉中东磷业科技有限公司”复合肥车间的一名工人。他在信的最后落款:中共党员、复员军人叶盛群。
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到今年8月13日召开中国共产党湖北省江苏商会第一次党员大会,像叶盛群这样来自民营企业,发自内心的激动和骄傲的老党员很多、很多。他们的感触和反应,让经历过商会党委筹建过程的党员感觉:这将近一年时间的努力很值得。
作为地方商会,会员行业分布广泛,会员企业负责人心性各异,商会如何凝聚人心?湖北省江苏商会通过10年与会员打交道的经验发现:也许可以依靠党组织建设,凝聚一批思想觉悟高的党员,再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动作用,让所在会员企业的党员群众也能以身作则、爱岗敬业,激发会员企业的活力,进而使整个商会拧成一股绳,共同做强做大。
回忆起商会党委成立的过程,湖北省江苏商会副秘书长冯骞感触最深。“我们商会党委成立从去年10月份开始筹备,光是做党员的统计核实工作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大家都意识到党委成立的重要性,尽管有很多困难,还是走过来了”。
冯骞介绍,尽管已经事先给会员企业打了招呼,但由于会员企业内部原因,还是有些会员企业没有将党委成立的事情传达到位。300多家会员企业,他们按照收集到的党员信息一个个地打电话。有些人一听到问一些信息,直接把电话挂了,还有的怀疑是骗子套取信息,工作人员加他们微信,甚至还将工作人员拉黑。
转折发生在2016年12月。湖北省工商联同意湖北省江苏商会成立党委的红头文件下发,一些会员企业的负责人和党员才打消了心头疑虑,才知道商会成立党委是政府支持认可的,并不是商会“多事”。
令人欣慰的是,8月13日,中国共产党湖北省江苏商会第一次党员大会圆满举行,最终来自会员企业的113名党员参加了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湖北省江苏商会第一届委员会和第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武汉传奇人影视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京喜当选为党委书记。他发言时说:将以最高的热情投入商会党建工作。第一,理顺关系,健全组织,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和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第二,保持先进,增强活力,加强商会“两支队伍”建设。即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第三,围绕商会,履行职能,发挥好党组织的“两个作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参加党员大会的很多党员,多年游离在党组织之外,党组织关系有的还放在老家、人才交流中心及街道社区,甚至一些人多年没有缴过党费。当在大会上再次宣读入党誓词时,一些老党员禁不住热泪盈眶:“党没有忘记我们,似乎又回到当年入党时的青春时代,热血沸腾,发誓一定要遵守入党誓词,好好工作为党为人民作出贡献。”武汉隆锦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闫顺心,当年曾是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并担任过党支部书记,后来工作所在的单位没有成立党支部,如今在8年后重新回归党组织怀抱生出无限感慨。武汉中东磷业科技有限公司复合肥车间工人叶盛群更是激动地给党委书记写了一封两页纸的信,表达对党组织的忠诚和自己的感受,这便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些感人话语。
商会和政府机关、国企在党建工作的开展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曾经在大型央企任党办主任多年、如今已内退任湖北省江苏商会党办主任的沈顺波最有发言权。今年55岁的他,经历了此次党委成立的全过程,他总结了商会党建工作的几个不同特点:“一是覆盖面不同。政府机关和央企的党建工作,下个通知,从上而下执行力很强、覆盖面很广。而民营企业不一样,不重视、不配合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度不相同。三是党员流动性太强。江苏商会很多会员从事建筑、建材行业,行业特性导致企业中的销售人员、民工等党员流动性大。”
党委成立后,如何进一步开展党建工作,增强党的凝聚力?沈顺波介绍,将于本月召开商会党委会和纪委会,进一步落实要做哪些事。除了明确商会党组织工作职责和制定商会党委会议事规则、建立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外,还将每个季度在所有会员企业中开展季评“党员之星”活动,对会员企业中在“政治坚定、精益生产、质量安全、科技攻关、改革创新、经营创效”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进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