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丝路核心带引力何在
作者:
■本报记者金炜
9月19日,一列满载41节集装箱的班列从乌鲁木齐集结中心驶出,开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自去年5月26日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投运以来,开行的第563列中欧(中亚)班列。穿梭往来的班列开辟了国际贸易陆路通道,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时,也为新疆加快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打开了一扇窗。
交通枢纽越发畅达
今年8月底,库尔勒至格尔木铁路(以下简称“库格铁路”)新疆尉犁段铺轨全面启动,库格铁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新疆第三条出疆铁路通道,将进一步促进西部能源、矿产共享和流通。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确保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以及促进新疆加快发展的特殊政策,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确立,给新疆带来重大历史机遇。由此,新疆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区各地公路、铁路、机场建设项目加速推进,综合交通网络更趋完善,加速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枢纽中心迈进。
今年8月,随着莎车机场的正式通航,全疆运行机场数量达到19个;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早已突破2000万人次,改扩建工程已经启动;公路通车里程18.21万公里,开通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1条;铁路营运里程6232公里,兰新高铁通车营运,即将与全国高铁网联通;民航开通国际国内航线224条,与24个国家、25个国际(地区)城市通航。多条石油、天然气管道、西电东送主电网和信息大通道正在加快建设。新疆正逐渐从国家交通网络“末端”向亚欧交通枢纽转变。
经贸合作不断深入
随着“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加快,新疆不断推进与周边国家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特变电工、华凌集团等新疆知名企业不断加大境外投资力度;德国巴斯夫集团等国外企业落户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能源、化工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截至去年年底,新疆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1.6亿美元,实现进出口额1180.4亿美元;全疆境外投资企业达到550家,中方协议投资总额81.23亿美元,项目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亚五国。
目前,新疆正加快构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一核、九区、多节点”的商贸物流中心,已与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交往,有15个国家和地区来疆投资兴业。开行了国内首趟“乌鲁木齐—连云港—新德里公铁海”联运班列,截至今年8月底,新疆西行班列累计开行820列,运输货物超过120万吨,实现出口交货值超过160亿元。
人文交流更加密切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新疆开展了多项影响广泛、意义深远的人文交流合作活动,与沿线国家在文化、科技、教育、旅游、医疗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更加密切。
文化方面,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等大型活动的文化品牌效应愈发凸显,向世界展现了民族和睦、艺术繁荣、文化开放的新疆魅力。
科技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成为新疆探索“一带一路”建设创新之路的重要抓手,吸引了大批企业落地。
旅游方面,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新疆逐步成为内地游客赴中亚旅游的起点和中转站。
医疗方面,建成的跨境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已接入乌鲁木齐11家三甲医院;5家三甲医院成立了国际医疗服务部,累计接待外籍患者就诊近两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