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金融风险是中国经济稳定主要矛盾”

中国银行家论坛暨“2017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发布会举行

作者: ■本报记者董潇

    “中国银行家(北京)高峰论坛暨2017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银行家》杂志社主办、有氧金融协办,并由《银行家》研究中心、中国金融科技50人论坛作为此次活动的学术支持单位。
    2017年7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如何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是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此大背景下,“2017中国银行家论坛”以“维护金融安全助力实体经济”为主题,邀请到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及高管逾200人齐聚北京,共论当前金融业面临的新挑战与发展机遇。
    国务院参事夏斌表示,在中国当前经济结构所处重大转型的关键时刻,要处理好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必须学会识别,影响短期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夏斌指出,“当前的中国经济的经济关系,金融稳经济才能稳,这是因为经过前一个周期的经济超级繁荣阶段以后,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从2007年的14%到现在得不到7%,速度下来了,这么大的货币存量,在经济运行过程当中,必然会有很多机构破产。应该破产,应该要创新,应该要扩大产能,但是我们没有做到,因此很自然存在系统性金融隐患,这是逻辑的必然,因此,防范金融风险是当前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矛盾。
    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杨雷也表示,应逐步推进金融创新,注重风险防范。杨雷指出,首先,新技术促进了金融创新;其次,金融创新主要促进了金融服务模式的变化,例如金融服务平台化的场景化;最后,在金融创新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对金融安全的冲击,实现金融创新和风险管控的有效平衡。工商银行分三个阶段推进金融创新,第一个阶段广泛使用创新技术,比如大数据移动互联移动金融;第二个阶段试点和逐步推广新技术,主要是云计算;第三阶段是研究和探索,比如分布式架构,包括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物联网。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对业务的创新发展,对银行效率的提升,对经营管控能力的提升都有巨大作用。在这三个阶段当中可以看出不同技术对银行业的提升有不同作用。
    此外,与中国银行家(北京)高峰论坛同时召开的还有“2017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发布会。“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由著名经济学家、《银行家》杂志主编王松奇教授担任课题组组长,欧明刚、刘煜辉等知名学者组成的实力团队共同研究撰写。评价报告自2005年首次发布以来,评价指标体系在科学性、权威性、公正性等方面受到业内外的普遍关注和认可。2017年,第十三次发布的竞争力年度报告——《2017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以2016年度中国银行业的基本业绩和表现为主,结合近几年来的实际表现,通过基于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分析评估,全面地反映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格局的最新进展,从而为全面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