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民营企业正能量 树立非公经济新形象
北京市东城区工商联引导民企履职尽责谱写光彩新篇章
作者:
■本报记者李洁琼
饮水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在改革开放中实现"先富"的非公有制经人士回报社会、自我提升,树立新形象的必然选择。在不断转型升级、领跑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竞争致胜的新法宝。北京市东城区工商联通过发挥整体号召、多方引导的优势,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家发扬"致富思源,义利兼顾"的光彩精神,热心社会公益,积极参与精准扶贫行动,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体系和全部运营活动中,协调履行好经济、社会、环境三大责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向全社会释放出民营企业正能量,树立了东城区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形象。
中和珍贝:
品质至上铸就光彩精神
饮水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在改革开放中实现"先富"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回报社会、自我提升,树立新形象的必然选择。
"企业在享有社会资源的同时,应当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以一己之力回报社会,回报党和国家。"正是抱着这样的情怀,北京东城区商会副会长、北京中和珍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淦清带领着中和珍贝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热心公益事业,走出一条"走大道、走正道"的珍贝履责之路。
中和珍贝,恰如浪潮中的耀眼明珠,用执著、坚定与智慧在市场的激流中逆流而上,自1986年成立以来,经过31年洗礼,缔造了羊绒界的经典,引领了羊绒时尚的潮流。而这31年来,珍贝也一直以"追求卓越品质,铸就光彩精神"为核心价值观念。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情。多年来,中和珍贝用于光彩、公益事业的捐款额达2800余万元,捐物不计其数,涉及教育、扶贫、养老、医疗、救灾、法律援助等多个领域。
"关注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第一步,只有实现中国梦,才能实现企业梦。"邱淦清深知教育是文明传承的载体,为此他不遗余力地支持着教育慈善事业。"我希望孩子都能有受教育的机会,都能够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报效社会,我相信教育事业上去了,人才多了,国家自然就强大了。"
多年来,中和珍贝用于贫困职工家庭、单亲家庭子女上学专用款、教育教学奖励、助学基金的各种资助教育事业的捐助上千万,并在齐齐哈尔、呼兰浩特等地捐建了珍贝希望小学。
除了大力支持教育,邱淦清在其他社会公益领域也不断践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十几年来,中和珍贝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全国光彩事业基金会等公益组织为贫困家庭、患病儿童、地区文化建设等社会项目奉献爱心--向文武学校和武学研究会捐赠,支持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向艾滋病孤儿捐赠,建立珍贝爱心医疗卫生服务站,给他们生活的希望;向地震、暴雨等特大自然灾害的灾区捐赠,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向偏远山区捐赠,资助他们修建道路、改善交通;向农村捐赠,帮助村民的养蜂事业和种植果树,从根本上改变贫困……
中和珍贝捐赠的不仅是财物,更多的是爱心、希望、道德和责任。邱淦清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圆了别人的梦,也圆了自己的梦。
当然,单单仅靠慈善捐款捐赠并不能彻底帮助贫困群众彻底脱贫,扶贫脱贫重在解决扶贫中可持续的难题。近几年来,中和珍贝采取"输血"与"造血"并重的方式,全力推动光彩事业的发展,年捐款额达到300多万元。2016年,中和珍贝通过光彩事业基金会向甘肃庆阳贫困县捐赠50万元,用于帮助当地贫困村民购买种牛、种猪,引导贫困户走自力更生的脱贫致富之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光彩事业是一项双向受益的行动,作为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光彩事业中既是一种贡献,也是受教育的过程。"邱淦清告诉记者,企业社会责任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努力发展企业、着力培养员工成才、持续参与公益事业、不断回馈社会是企业社会责任中最基础的必修课。"中和珍贝会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金鼎轩:
绿色环保撬动全民公益
走在午夜北京的街头,若是饿了想满足下味蕾,人们最先想到的必是"金鼎轩"。作为京城首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酒楼,历经20年的发展,金鼎轩已然成为首都人民家喻户晓的餐饮品牌之一。而它在强手如林的京城餐饮行业中之所以独树一帜,除了细致考究的出品、一流的服务和独特的经营风格外,还与其积极发展光彩公益事业、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不无关系。
责任是树根,事业是枝叶,只有根深才能枝繁叶茂。多年来,金鼎轩在力求打造食品安全好、企业发展好、公益事业好的"三好"企业,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勇于履行社会责任,把企业发展和为社会做贡献紧紧结合在一起--将教育发展视为己任,致力捐资助学,让一双双渴望上学的眼睛看到希望;关注弱势群体,开展"一元捐"活动,用于北京市慈善协会关爱儿童和慈善宣传项目;多次组织员工慰问残障儿童和困难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一片爱心;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强震,再到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先后多次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累计金额达400余万元……
在社会公益之外,金鼎轩从未忘记自己身兼消费者食品安全和饮食健康的重任,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理念,用公益的力量撬动全民环保之门。
"作为餐饮企业,我们在弘扬中华美食文化的同时,率先提出绿色环保理念。"北京东城区工商联常委、北京金鼎轩酒楼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育告诉记者,自2004年起,金鼎轩就开始倡导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为客人提供安全可靠的高温消毒筷;支持循环再利用,使用可降解打包盒、打包袋;为客人提供环保擦手纸,无漂白程序,避免漂白类化学成分的再次污染;响应垃圾分类号召,通过BGB资源循环系统对垃圾进行处理;举办环保圣诞树创意制作大赛、儿童环保绘画大赛等活动,倡导大家利用身边的各种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同时,金鼎轩成立了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除草剂、合成色素、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实现"健康、环保"的饮食目标。此外,他们还携手环保组织,推行低碳生活,提出"保护鲨鱼,拒吃鱼翅"等行动。
"金鼎轩想要做的,就是以品质和公益环保理念,树立起非公经济的新形象。"刘育掷地有声地表示。
吴东魁:
水墨丹青挥洒中国梦
"我要活到老、画到老、捐到老,有生之年在全国捐100所希望小学。"这是吴东魁始终恪守的一句话,从十多年前捐建第一所希望小学至今,吴东魁捐资助学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尤其是革命老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如今,贫困地区孩子们过的日子让我想起了自己孩童时代经历的困苦,促使我去关注他们,也算是为他们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吴东魁是我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慈善家、鉴赏家、收藏家,国画一级美术师,鲁西南画派创始人,历任华夏书画艺术人才研究会会长、世界华人书画院院长,现为中国书画艺术人才研究会会长。黄胄先生曾评价吴东魁的画作:"铜皮铁干碧玉枝,庭前老树是吾师,画家门户须自立,不学元章与补之。"
2007年底,吴东魁筹建的近万平米的公益性私人艺术会馆--吴东魁艺术馆于北京市东城区花市大街落成,以"参观免费、展览免费、书画交流免费"为定位,十几年以来,举办了上千次书画展览,近百次拍卖活动,给艺术爱好者建立了活跃舞台,提供了宝贵机会,同时培养书画新人,推陈出新,为艺术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惠及更多的书画爱好者,吴东魁艺术馆以公益艺术理念,打造了全国首家平价书画拍卖网络平台--创世典藏。"我们旨在通过互联网将艺术品和大众相连接,做到人人都可以成为收藏家。让艺术品从小众走向大众。为艺术家和喜爱艺术的有识之士搭建一个有益的桥梁。"吴东魁艺术馆馆长吴江民告诉记者。
梅花香自苦寒来。吴东魁的艺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贫苦的童年、只身北上求学的艰难、奔波周折的创业……他将所经历的一切视若珍宝。当他看到贫困地区简陋的教学条件和孩子们渴望读书的眼神,会忍不住落泪。"我的一生历经磨难,更能真切体会到生命的意义,知道每个遇到苦难的人更需要关爱和帮助。"
因此,吴东魁在潜心研习书画艺术的同时,开始关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决定尽可能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截至目前,吴东魁已捐建希望小学70个,累计捐赠4000万元,使艺术事业和慈善事业得以同步发展。
"用一颗感恩的心,奉献艺术和投身慈善,才会让自己的艺术更具魅力,才能创作出更多富有生活美的佳作。"吴东魁数十年如一日,画笔不辍,但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一支笔写精神、一颗心为艺术、一双手献温暖的大爱情怀,成就了辉煌的艺术事业,也用笔墨筑起了壮阔的中国梦。
在北京东城区,像邱淦清、刘育、吴东魁这样的企业家数不胜数。他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对社会产生着很强的示范效应。而在东城区工商联的引导和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们不断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致富思源,义利兼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谱写着人生事业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