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执法人员“查黑车”缘何能成功

作者: ■杨玉龙
    通过网络约车平台约车抢劫、敲诈勒索司机,无业男子赵寅扮演“黑心乘客”,不到半年时间,持刀抢劫了15名网约车司机,冒充运管人员以查黑车为名,敲诈34名司机,涉案金额共6万余元。8月17日被控涉嫌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赵寅在通州法院受审。法庭上,赵寅表示认罪,但不承认逼司机给钱,而是司机自愿给钱的。
    令人遗憾的是,在众多的受害司机中,只有一人报案。可见,此歹徒能够屡屡得逞,除了其胆大包天外,也与司机“胆小怕事”有一定的关系。
    此外,有些司机心里“有鬼”。比如,真的是“黑车”,经不住威胁,无奈之下选择“私了”解决。加之,对执法部门的执法具体流程不明晰,或者平时就善于私了解决驾驶违章行为,才会落入了不法分子的圈套,也就让这位“黑心乘客”有了“不承认逼司机给钱,而是司机自愿给钱的”的底气。
    同时,网约车平台也应该反思。网约车平台作为网约车司机的“东家”,当司机权益受到侵害时,为啥不敢向平台反馈?是网约车有问题,还是网约车平台不能很好保护司机合法权益?实际上,如果在第一辆网约车司机受到侵害时,就通过报警或其它渠道进行维权,这位“黑心乘客”也不至于猖狂这么久。
    还有,这些受害的司机家人难道就一点不知情?自己的亲人遭受了伤害,为什么不动员其站出来维权?而是畏首畏尾不敢露头?究竟怕什么?是怕歹人报复,还是怕公安机关的门难进?实际上,朗朗乾坤、邪不压正,这些不法之徒并非是难治的凶神恶煞,与其自己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不如站出来和其一搏,更何况背后还有公安机关在撑腰。
    再者,也暴露了社会治安存在的隐患。要知道正是因为治安混乱造成了不法之人的兴风作浪。如果相关部门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势必会有所收敛;如果相关部门执法严而有力,工作作风贴近民心,老百姓在遭受伤害时,或许就不会羞于向有关部门求助,也就更不至于让犯罪分子伤人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