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七个方面提出了27项具体措施,部署推进物流降本增效有关工作,着力营造物流业发展良好环境,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意见》指出,物流业贯穿一二三产业,衔接生产与消费。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专家表示,作为供需对接的“最后一棒”,物流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低端供需平衡向高端供需平衡有序转变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全面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实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规范和减少港口收费、减轻货运车辆检验检测费用负担等降费措施,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降成本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当前,降低物流成本工作不断取得实质进展。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016年全行业降低物流成本558亿元,今年上半年降低物流成本356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浩说,要进一步清理交通运输领域各类罚款和检查,建立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以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为重点,不断挖掘交通运输领域降低物流成本新空间;积极推动企业减税降费工作,规范公路货运领域执法行为,完善道路货运证照考核和车辆相关检验检测制度。
《意见》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物流运营主体活力。年内实现跨省大件运输并联许可全国联网,完善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政策。精简快递企业分支机构、末端网点备案手续。年内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将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
专家表示,通过管理创新,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可以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使运输装备多拉快跑,提升运输的综合效率和长远效益。以推动清单管理制度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运输市场发展活力,着力形成运输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努力提升运输服务品质。
《意见》指出,深化联动融合,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制定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第三方物流发展。加强物流核心技术和装备研发,建立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制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创新体制机制、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完善落实物流管理支持政策上下功夫,构筑起面向未来的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