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梁溪区扬名街道商会:
创建“四好”商会 做企业贴心人
作者:
■贾德权
乡镇(街道)商会作为工商联的基层组织和工作依托,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加强乡镇、街道基层商会建设,不仅是工商联工作的延伸,更是工商联服务触角的延伸。
梁溪区作为无锡市在原来三个老城区合并成立刚一年的新城区,所辖的扬名街道商会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始终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工作方针,以团结兴会、服务立会、发展强会、依法治会,积极推进以“班子建设好、团结教育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为主要内容的“四好”商会,探索出了街道商会的发展路径。
强化班子建设团结协作形成合力
选优配强班子队伍。2016年12月,梁溪区扬名街道商会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梁溪区扬名街道商会第一届理事会40人,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会长,分管经济的街道副主任担任常务副会长,10家重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会长,统战委员兼任秘书长。
发展壮大商会队伍。积极把拥护党的领导、热爱商会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善于发挥作用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吸纳到商会中来,努力扩大商会组织的覆盖面。
党建引领商会前进方向。街道商会注重发挥非公党建在企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主动协调街道党政办,强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强化学习教育“四信四有”提升形象
注重发挥街道商会的教育引导职能,强化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通过搭建教育实践平台和转型发展平台,积极塑造街道商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良好形象。
搭建“四信四有”教育实践平台。深入开展以争做“四信四有”新锡商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形式,及时将活动的相关内容传递到街道商会的每个会员企业家手中;并以“微课堂”的方式,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家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
搭建典型宣传塑企平台。借助梁溪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企业守法诚信动态管理,在推先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守法诚信的企业和人士。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四信四有”新锡商先进典型。
搭建“产业强市”转型发展平台。教育引导街道商会所属会员企业,积极投身“重振无锡产业雄风,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的伟大实践中。
搭建“自我教育”素质提升平台。注重发挥企业家主体作用,引导会员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七一”前夕,街道商会联合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举办了党员演讲、参观革命教育基地等系列活动。
强化服务意识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促发展。今年3月以来,以开展“连心富民、联企强市锡商民情员大走访”活动为契机,走进街道商会会员企业,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与企业一线员工人对人交谈,深入了解企业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截至目前,已走访企业220余家,随访发放街道商会为会员企业精心编制的《梁溪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汇编》280余本。
引导企业用好产业政策促发展。针对市区两级出台的产业强市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会员企业用好用足产业政策,激励会员企业投身产业强市主战场。年初以来,商会共帮助企业争取产业政策扶持资金650万元,涉及先进制造业、企业股权投资并购、企业物联网运用等三大类,企业上市、避免刑事风险、跨境电商培训、商贸物流服务、新能源、集成电路图像传感器、云之端网络、企业融资等八个服务项目。同时,商会还配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制定扬名街道产业政策具体实施细则,投入扶持企业发展基金500万元,对当年企业上市、技改投入、科技创新、人才引育、税收贡献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鼓励企业提质增效。
帮助企业用好转贷应急资金促发展。为帮助大量的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难题,街道商会积极引导会员企业用好无锡市设立的转贷应急资金。强化自律规范诚信经营规范发展
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为进一步增强商会会员的法治意识,引导会员企业规范企业管理。
举办“共铸社会诚信承诺”签名活动。5月3日,在街道非公有制企业举办“共铸社会诚信承诺”签名活动,努力引导企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商会所属115家会员企业共同向社会郑重承诺书:增强法治意识,坚持依法生产经营;抓好诚信教育,打造诚信企业文化;创设诚信品牌,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完善信用体系,共促社会诚信建设;承担社会责任,践行光彩事业项目。
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公益事业。教育会员企业弘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光彩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争做扶危助困、回馈社会的典范。组织企业家参与街道的扶贫帮困、助残助学,建设社区等公益活动。今年以来,商会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共为光彩事业募捐善款2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