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宝应县工商联以“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为抓手,切实履行职能,务实服务民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当好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用创新提升工作标杆
明确工作目标和定位。宝应县坚持“四个兴会”的工作基调:服务兴会、活动兴会、舆论兴会、会员兴会。工作上突出“主动再主动、及时再及时、服务再服务”的服务理念,力促“两个健康”发展。
全力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宝应县工商联连续数年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了企业家的认可,也让县委县政府对工商联工作愈加重视。2015年,宝应县委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将宝应全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首次调研授权县工商联牵头。
用服务拓展工作领域
加大对外交往和合作。缔结友好商会。近年来先后与宁波鄞州、温州乐清等地工商联结成友好商会。加强异地商会建设。先后指导建成了上海、广州、南京等6家宝应商会,异地商会建成数,位列扬州市之首。
加大对民企新生代的教育和培训。基于地区实际,宝应县工商联以“培育‘民企二代’,为民营企业传承与发展作贡献,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为主题展开培训。
加大民企发展典型的宣传。在媒体开办专栏,及时宣传民企发展典型。通过“尼尔讲坛”、“会长沙龙”等形式,不断促进企业家之间的互通有无、交流提升。
用责任打造民企形象
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四信”理想信念教育,共举办各类讲座报告会6场,参加500多人次。
引导广大会员积极投身光彩事业。近年来,宝应县工商联组织常(执)委企业家累计捐资助贫、助残、助学3000多万元,涌现出了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家。
以“两会”为平台,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宝应全县非公有制代表人士中,推荐担任新一届县人大代表29人、政协委员56人;担任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2人。
用组织凝聚商界力量
不断优化队伍建设。2012年以来,宝应县工商联每年动态选择1至2名综合素质优秀的企业家进入副主席、副会长岗位,充实班子队伍。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充实,极大地提升了工商联(总商会)的凝聚力,也给工商联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完善商会管理制度。按照“章程”,年初召开执委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建立会长联系常执委制度,定期召开常委、会长会议;对新进会长班子的企业负责人坚持综合考评考察,注重社会责任感和企业形象的考量,择优选用。既不断促进会员企业“守法诚信、坚定信心”,又有效落实“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强化工商联服务职能。针对宏观形势变化,不断加大走访会员企业频率,开展“服务会员”活动,与企业家共商发展之计,树立企业发展信心,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指导优秀企业开展企业党建文化建设。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工作保障。对照“五好”要求,宝应县工商联狠抓机关作风建设。先后修订完善了《机关内部管理制度》等组织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范围,在具体业务、财务工作中切实做到各负其责,互相监督,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制度的执行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