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成民企发展新引擎

作者: ■许泽玮
    
    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国家发展宏观执政上有着独特的先进性,在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内部发展上,同样可以发挥其先进性,可以说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抓好“两个覆盖”、发挥好党组织“两个作用”、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很重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和根本保证,也是中国企业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91金融成立至今,党建工作正逐步融入到企业经营和管理及文化等各个方面,逐步形成了党企融合的新局面:把党的政策方针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把党员组织的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人才优势、把党的思想方法的先进性转化为企业的和谐发展的优势。“坚定信念听党话,毫不动摇跟党走”,一直是企业从事经营管理的最强音,党建“核动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引擎。
    发挥两个作用助力人才培养
    发挥好党组织“两个作用”,就是党组织要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首先,“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不断提升党员引领能力。重走长征路、学习革命精神,同时把党建经验丰富的国企老同志请进来指导企业党建工作,不断消化吸收,促进具有91金融特色的党建理论创新。其次,推行“双培”机制,创建党员先锋岗。把党员培养成优秀员工、把优秀员工培养成合格党员,促使公司更多的青年向党组织靠拢。设立党员先锋岗,不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逐渐成长为91金融企业的核心人才骨干。
    先进思想方法解决管理难题
    党的理想信念、群众路线和思想方法,最能激励人、最能团结人、最能凝聚人。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人员规模不断壮大,人员管理成了棘手的问题,开展企业党组织建设,正是依靠党的先进思想方法,解决管理困难,促进和谐,稳定队伍,实现持续高速发展。91金融企业员工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思想与观念有明显的差异化,通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与批评和自我批评,把党的“前进”精神与“红色”文化相结合,抓党建、建工会、促团建,形成“三位一体”独特的非公有制企业文化,使员工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
党的方针政策是企业最大发展机遇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充分分析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后提出的,它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最具科学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导向性。把握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企业就能捕捉到发展机遇,明确发展方向。91金融企业的数年发展历程,每一项重大管理与发展决策,都离不开对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的学习和领会。企业党组领导及企业管理者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中央精神过程中,不断调整思路,寻找改革发展新机遇,明确发展新定位。作为一家科技型创新企业,拥抱监管、合规发展,一直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基石,充分利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中的红利,紧抓发展机遇,创造企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普惠金融和不懈奋斗。
开展党建+公益履行社会责任
    非公有制企业必须看到,在生产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占用和消耗了大量社会和自然资源,因此,要履行社会责任,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91金融党支部先锋践行社会责任,在企业党员的带领下成立了“91金融青年汇”志愿者服务队,带头在北京海淀、西城、延庆等多个区域做公益,积极参与“温暖衣冬”等公益活动;与贵州省委办公厅联合举办了“贵州石门青少年英才成长‘乡村中国梦’北京行”活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号召,在北京延庆大庄科乡,把当地革命历史和众多红色遗迹与其生态环境相结合,帮助当地打造“红色文化+绿色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协助贵州威宁县石门乡农民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互联网+农产品”的模式,对当地农特产品进行包装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当地农民收入,给农民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在91金融的组织下,还签订了贵州石门与北京大庄科乡“精准帮扶结对子”战略,实现“造血”式精准扶贫,用企业梦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实践证明,党建工作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组织保障,党建工作也让91金融赢得了公信力,91金融党支部被评为北京市西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示范单位”称号……可以说,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正在引发”红色效应“,已经成为非公企业的发展新引擎,只有把党建工作做好,非公有制企业的大船才会有充足的马力,才能行得更稳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