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正是扬帆时
湖北省委省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纪实
作者:
■本报记者吴浩
2017年的七月中旬,湖北官方发布一则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的消息,湖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71.39亿元,同比增长7.8%,高出全国0.9个百分点。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对这样一份成绩单,湖北省工商联负责人解读为:不容易。从民营经济在全省经济所占的比重上分析,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在其中挑了重担、扛了大梁。为什么这样讲呢?民企支撑着湖北经济的半壁江山,民间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到接近70%,民企与国企、央企齐头并进,并在速度和效益上凸显优势,共同支撑了这样亮眼的的表现。湖北的民企有这样的表现,一切源于以新的省委书记为班长的省委一班人,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超常规的支持。
自从2016年底,新的省委书记、省长上任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重视程度、对民营企业家的支持力度,都是空前的。
3月,在全国两会休会期间,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省长王晓东与部分知名民营企业家座谈,听取对湖北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建议,共商湖北民营经济发展大计。
当时,蒋超良说道:"我特别喜欢同企业家打交道,与你们交流,能够撞击出很多思想火花。"楚商联合会会长陈东升介绍了北京湖北企业商会发展情况,雷军、汪林朋、周鸿祎、毛振华等企业家分别介绍了各自企业发展现状,并对促进湖北民营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出意见建议。座谈中,蒋超良不时就企业家们关心的问题与他们展开亲切交流。"我是你们的粉丝和产品的忠实用户。"在听完雷军和周鸿祎的介绍后,蒋超良说,不论是湖北本地企业家,或是从湖北"走出去"的企业家,还是从外地来湖北投资兴业的企业家,都是楚商一家人。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蒋超良对在座的企业家取得的发展成绩表示祝贺和敬意,对民营企业家为加快湖北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下一步,全省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谋篇布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这两个关键点,实现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蒋超良表示,当前,湖北面临"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国(湖北)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发展空间和潜力前所未有。希望各位企业家保持定力、增强信心,投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享湖北发展机遇,投资湖北、建设湖北、造福桑梓。
蒋超良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把民营经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细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驰而不息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家交朋友,积极作为,主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同民营企业家形成清白、纯洁的关系。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给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切实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
也就是在6月25日召开的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蒋超良在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蒋超良说,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上思想更解放一些、力度更大一些、办法更多一些、实效更明显一些。不断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名企名家名品。坚持"亲""清"原则,坦荡真诚与民营企业家交往,解决民营企业审批难、融资难、创业难等问题,让湖北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蒋超良的讲话,在湖北民营企业家中引起巨大的反响,九州通集团董事长刘宝林欣喜的说,湖北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九州通一定要抢抓发展的机遇,把企业做大做强。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认为湖北有一流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相信来自全国、全世界的企业到湖北来发展,一定能够取得丰厚的成功。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表示,湖北这几年经济发展快速,经济总量从全国第十位跃升到第七位,与省委省政府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投资空间是分不开的。
就在本月,湖北为了加快补齐民营经济发展短板,推动全省民营经济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做优做强,在采取了一系列动作后,日前,又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
整个《意见》分为六个部分、十八条。每条分别有对应的省直单位和各市州县党委、政府作为责任单位。记者注意到,这十八条中,有很多"干货"。比如在改进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方面,提出大力优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对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减少无关会议、活动对企业的干扰。取消没有法定依据的中介服务事项,设立全省统一的中介机构库,中介服务实行随机抽选、成果互认。记者注意到,在所有十八条中,有五条是关于激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民营经济活力的。省委省政府不仅拿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划定了重点发展领域,还从财政划出了真金白银去鼓励相关行业的发展。
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重视程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来湖北投资。3月18日,湖北省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出现在签约仪式上。3月31日,TCL集团旗下华星光电公司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签订合作协议,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出席。4月10日,万科集团董事会前主席王石现身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一届工商峰会,发表题为"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努力"主旨演讲。4月19日,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到达武汉,在他捐资1亿元的学校里停留近4小时,与学生现场交流65分钟。6月份,马云率一众民企大佬造访武汉。同月,雷军将小米的武汉总部落户光谷。7月,海淘独角兽企业"小红书"创始人毛文超和瞿芳宣布,在离乡14年后,决定在今年内在武汉建起全球科技总部,作为第二总部与上海双总部运行……湖北,吸引着无数优秀楚才踏上回乡路,为建设美好湖北共同努力。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深切感受到:湖北民营经济的春天已经到来。
作为湖北的龙头武汉市,新的市委书记元月份上任后,针对武汉的官场生态和地域文化特点,打出了一系列的组合拳,比如说千名局级干部联系千家企业,万名科级干部联系万家企业,用干部要用"狮子"型的干部,逼着那些懒政、安于现状的干部沉下去,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率全市党政主要领导召开了武汉市发展"新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在全国率先喊出了"新民营经济"的强音。提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是四大主攻方向。这位曾经担任过温州市市委书记的陈一新,经历了中国最活跃的民营经济,在履新湖北省委副书记兼武汉市委书记后,把发展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称之为"一号工程",可谓是抓住了武汉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这半年来,省委省政府下决心改善政商关系,营造亲商的环境,这个决心和力度正影响到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全省上下正形成一种共识:观念理念与政策措施同等重要,营造氛围与务实重行不可偏废。一个地域的文化和官员长期形成的工作作风,绝不是省领导的几次讲话、省里的几份文件就可以解决的。为了解决那些"中梗阻"、"软拒绝"、"绕道走"、"不作为",湖北省委也正积极运用巡视、问责等组织纪律手段来扭转干部的工作作风。据悉,一项规范政商关系的文件也正在制定,不久将下发到全省官员的手里。
无论如何,湖北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号角已经吹响,官员的思想开始有所触动,观念开始更新。如今,湖北的上下都开始动起来了,办事的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民营企业家信心开始提升了,湖北民营经济的发展,潮起正是扬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