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战

作者: 【记者陈明见习记者吴钩报道】
    “自‘万企帮万村’启动以来,我会就动员组织会员企业积极投身其中。”成都市双流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市工商联的工作部署,成都市双流区工商联主要承担对口帮扶甘孜州巴塘县建档立卡的60个贫困村5年(2016至2021年)的帮扶脱贫任务。
    去年7月,成都市双流区工商联组织人员、企业代表赴巴塘对前期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进行了调研,对当地地理环境、人口结构、产业情况、致贫原因、脱贫计划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梳理出了巴塘县列衣乡列西村、竹巴龙乡基里村、德达乡曲呷村和夏邛镇下桑卡村、拉宗伙村等6个贫困村项目作为2016年度首批帮扶项目。“通过召开扶贫座谈会、项目认领会,促成了我会6家企业精准对接6个贫困村的扶贫项目,并且及时拨付了扶贫款项共计120万元。”成都市双流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说。
    同年8月底,成都市双流区工商联又组织6家企业深入巴塘,与对口支援的镇村签订帮扶协议,并实地察看了正在实施的帮扶项目。企业家们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与贫困村的干部和群众深入交流;针对巴塘县贫困家庭大学生和女童生活费缺乏、影响学业的情况,动员会员企业积极捐款60万元,资助巴塘100名贫困学生5年的生活费用。
    为加强“万企帮万村”项目资金监管,成都市双流区工商联同区援建指挥部制定了《友好乡镇和企业援助资金拨付程序》,明确管理办法和责任机制,要求根据项目工程形象进度及受帮扶村提交的书面申请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拨付全部资金,确保资金真正用在扶贫项目上;同时,建立了精准扶贫项目档案,健全扶贫效果督查机制,通过对接援建指挥部,对帮扶项目推进、落实资金到位等情况开展跟踪问效,防止出现帮扶措施落而不实现象的发生。
    据统计,截至目前,成都市双流区工商联通过捐赠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等多种途径,投入资金230余万元,对巴塘县列衣乡列西村等6个村和巴塘中心敬老院实施农业基础设施改造、贫困群众生活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养老院条件改善等6个项目,支助当地贫困大学生100名。截至目前,实施的6个帮扶项目有5个已竣工投入使用,1个项目在建。通过“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企业+公共服务设施”“企业+学校+学生”等多种模式,带动了巴塘6个村、2个学校,惠及农户100多户、帮扶关爱贫困学生1000名,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和先行示范的帮扶局面。
    在开展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涌现了一批贡献突出的企业家,如成都华建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漆贵春、成都高得乐新能源公司董事长高国安荣获全市光彩事业突出贡献奖。高国安还被评为“2016甘孜州十大扶贫好人”。
    成都市双流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一方面要结合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抓好动员,引导更多会员企业投身到精准扶贫行动中来,确保贫困村脱贫前始终有民营企业结对帮扶;另一方面,要引导一批企业开展慈善捐赠,重点向贫困家庭的高校学生、重病患者、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特困人群倾斜,通过捐资助学、医疗救助、生活救助等方式的捐赠扶贫,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同时,根据贫困群体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需求、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学历教育、技术培训等方式开展智力扶贫,增强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前期对接和组织企业赴巴塘现场调研,目前已有8家企业愿意出资105万元认领援建6个乡镇9个村涉及安全饮水、食品加工、牲畜养殖、道路桥梁、文化教育等10个项目。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为贫困群众谋福利干实事的‘良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微薄力量。”成都市双流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