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光彩事业凉山行”即日在四川凉山州举行。据悉,2013年至2016四年间,凉山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0.73万人,但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受自然、历史、社会等多重因素制约,目前仍有贫困村1618个、贫困人口52.88万;此次活动精心筛选编制了45个公益项目,需求公益资金5.95亿元,其中教育扶贫项目2.31亿元,医疗卫生扶贫项目5020万元,就业扶贫项目1.69亿元,产业扶贫项目1.45亿元,旨在加快凉山州脱贫攻坚的步伐。
事实上,这些年通过捐款捐物、产业项目投资、与建档立卡贫困村结对帮扶等方式,广大商会组织对凉山州的扶贫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去年11月,在四川省工商联带领下,四川省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便赴凉山州昭觉县开展了精准扶贫。
四川省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秘书长汪怡岑表示,当时进行前期调研,发现该县竹核乡瓦托村和特布洛乡吉子纳乌村精准识别建卡贫困户有58户,贫困人口430人,年纯收入不到3000元,贫困村村民缺少过冬的棉服、冬鞋。同时,两村贫困户学龄儿童有188人,却都没有村小学,刚刚设立的村幼儿园也缺少桌椅和玩具。
活动期间,汪怡岑一行人为结对贫困村的244户贫困户赠送价值20余万元的防寒服945件、儿童防寒服270件、书包356个、106双儿童鞋、3套远程教育设备(电脑、投影议、投影幕等),还为村幼儿园送去了10张桌子、60只凳子及一些儿童玩具、彩色笔等。
“远程教育设备将通过播放科普光盘、开设夜校、儿童提高班等方式给村民带来信息的更新。”汪怡岑说,这次“走基层、送温暖”是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开展“万企帮万村”系列活动的第一次,为后期开展持续性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打了一个好基础。
在对贫困村进行实地访问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地土地资源贫瘠,人均土地不足一亩,耕地68%属于瘦薄地,对马铃署、荞子、玉米等传统农业依赖性大,并时有泥石流、冰雹、冰冻等灾害,“望天田”收成靠天的问题突出,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村中也无任何特色产业,种植养殖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产量少、商品率低,无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增收缓慢,也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当时我们提出希望能为一部分贫困劳动力安排就业,但经过实地访问才知道,由于广大贫困户地处偏僻,加之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思想僵化,信息闭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劳动力不愿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汪怡岑说,经过与乡政府、村书记的沟通,他们愿意动员和推荐劳动力外出就业。
四川省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的扶贫工作获得了外界认可。今年6月,在四川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推进会上,四川省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荣获四川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商协会。
汪怡岑表示,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在立足于大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与科技装备产业整合的同时,不忘持续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产业报国,心系公益。下一步,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帮扶方式,为结对贫困村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做出新的贡献。
四川省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捐赠远程教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