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智能金融”是发力的重点之一。
在“人工智能”各行各业的过程中,与金融的结合备受瞩目。曾几何时,人工智能长期停留在科幻电影层面,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的成熟,以及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在算法上的突破,人工智能开始从电影走向现实,从理论走向应用。
国内互联网企业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亦步亦趋,百度的无人驾驶已经上路、腾讯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阿里巴巴推出的无人超市“淘咖啡”,应用机器视觉、生物识别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科技,让用户在消费中实现“拿起黑咖啡就走”的便捷,人工智能正在渗透经济各个领域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
“未来十年,出现最多的独角兽公司,肯定是人工智能公司”,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在谈及人工智能时曾表示,人工智能会首先落地在“数据最大、最快能产生价值的领域”,“比如说,金融领域的银行、保险、券商、智能投顾、AI量化基金”。
规划中提到,要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融合创新,尤其要在金融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针对智能金融,规划提出4个目标:一是建立金融大数据系统,提升金融多媒体数据处理与理解能力;二是创新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金融新业态;三是鼓励金融行业应用智能客服、智能监控等技术和装备;四是建立金融风险智能预警与防控系统。
帮助小额分散的消费金融提升覆盖范围和运行效率,改善用户体验是AI技术最成熟的商业方向之一。乐信集团CEO肖文杰表示,乐信已经实现AI在获客、风控、资产管理等环节的系统化应用,打造了一个有机开放的AI生态体,并产生了可观的商业价值。
基于分期乐商城的运营和管理,乐信拥有千万级小微消费金融用户的大数据,并基于这些大数据开发了多个核心系统,用于智能风险防控及资产管理。
时下流行的智能金融还有智能投顾即是智能新金融的典型应用。长期以来,由于金融产品的专业性、多样化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金融机构在给用户推荐金融服务,或者用户挑选金融服务的时候,不仅流程繁琐、效率低下,而且很难将金融服务与用户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匹配,导致用户不能享受到最合适的金融服务。
虽然数据维度的增加、运算时间的缩短能够帮助机器人做更多,当前,如果真正将“机器”比作“人脑”运转的应用差距还是非常有一定距离的。
“借助这一轮政策的东风,乐信还将继续探索并优化AI在消费金融各领域的落地应用,并将这种能力与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共融,共同打造稳固、开放、共赢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生态,助推中国社会的消费升级。”肖文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