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借道文创产业谋转型
瞄准IPR构建特色生态 10亿基金蓄势待发
作者:
■本报记者杜鹃
近年来,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在实现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鄂尔多斯市联合各界资源发力互联网生态、产业生态,尤其是鄂尔多斯市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积极合作,力图让鄂尔多斯转型升级的步子走得更快更好。
在日前北京举办的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文化创意大会暨“一带一路”文创北斗奖启动仪式上,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龚明珠在发言时表示:“大会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扩大文化创意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有利于打造国际文化创意原创作品展示与交易平台。”龚明珠认为,鄂尔多斯国际文化创意大会追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追求产业向更高品质、更强竞争力、更高附加值转变,是为国家谋未来、为城市谋愿景、为人民谋福祉的高水准、前瞻性的大平台。
鄂尔多斯之所以瞄准“文化创意+”的发展契机,龚明珠认为除了趋势使然,还有“先天条件”。鄂尔多斯的萨拉乌苏文化、朱开沟文化、青铜器文化、阿尔寨石窟文化、成吉思汗文化、鄂尔多斯歌舞文化、鄂尔多斯马文化等,都是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优质资源。“鄂尔多斯市在发展工业设计等方面也有着天然优势,与创意文化碰撞将会激活众多产业经济链条。”龚明珠说。
据了解,鄂尔多斯市在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17.9亿元,增长7.3%,在全国地级市中排第35位。其中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848.9亿元,增长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3%,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未来,鄂尔多斯市有望借助“文化创意大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实现高速发展。
本届文化创意大会还聚焦“国际化”目标,除了试图打造国内“文化创意+”标杆性平台外,还力图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借助全球IP资源进行“文化创意”变革。据悉,鄂尔多斯市发起成立鄂尔多斯文化创意发展基金,一期计划募集资金人民币3亿元,三年内形成人民币10亿元的基金规模;其次,设立文化创意IP库,面向全球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购买优质文创IP及IPR,并与社会第三方运营机构合作,在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园建立孵化基地,孵化创意设计IP和文化创意企业;最后,建设运营文化创意产品交易中心,打造从文化创意研发、孵化、交易和品牌,形成竞争力的完整生态系统,并以培育可以进入全球资本市场的企业为主要商业模式。
据了解,鄂尔多斯文化创意IP库将由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园管委会与北京九州一方文化创意院共同组建的文化创意IP孵化平台进行运作;鄂尔多斯市将重新定义鄂尔多斯文化创意园,建设内蒙古乃至中国西部的文化创意示范园区。
记者注意到,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建设的“一带一路”网,围绕着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所倡议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而鄂尔多斯市此番谋求“突破”的着眼点正好落在了“文创助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上。
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文化创意大会计划于今年9月22日至24日在该市东胜区举办。本届大会颁发的北斗奖由两部分组成:“一带一路”文化创意设计作品北斗名师奖和“一带一路”文化创意设计作品北斗新锐奖,总奖金额达到300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