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中山区创新区域化党建2.0版本

作者: 【记者周太友通讯员徐璐大连报道】
    大连市中山区委十分注重区域化党建工作,在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发展新形势下,创新性地把党建与共享经济融合一体化,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以区域化党群服务和共享经济融合发展为主旨的创新性党群建设模型——海之云共享小镇。
    海之云共享小镇是在大连市中山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由民营企业大连云端峰汇科技有限公司和该区海军广场街道联合打造,是富有亲和力和生动化的共建共赢的社区治理共享平台。共享小镇使得有情怀的人在一起共同引领推动共享平台建设;通过建立资源共享的云端大数据池和丰富多彩的系列线下活动,推动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非公党支部之间形成互助共享的生态,发挥众创共建,资源整合,实现共赢。
    共享小镇以党建为引领,以提高营商环境和服务民生为宗旨,通过走访沟通,发动了辖区内优秀的企业家代表、社会组织负责人、社区工作负责人、优秀业主代表等创建了共享小镇理事会。
    使党群服务从一个中心辐射,到整个生态共鸣;从提供服务到提供平台,由火车驱动变成了动车驱动,从摆渡船变成了划龙舟,开创了“党建引领、群众主动、共建共享、和谐共赢”的新局面。
    海之云共享小镇理事会按照联席会议制度,选出骨干力量,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负责共享小镇的工作推进。理事会下设立会员部、财务部、活动部、资源部、企业部、社群部、社区部、培训部、文艺部、公益部等相关部门,对辖区内会员进行提纲挈领式的服务和管理。
    共享小镇第一批落地项目涵盖广泛。如:共享党群空间,包括会议空间、活动空间、洽谈空间、培训空间、娱乐空间的共享。首批联盟单位为海广街道众创空间+9个社区+理事长单位引领,配备水、饮品、急救药包、免费上网、电脑打印、资源信息板、爱心雨伞。本着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原则,还在空间设立了共享图书。共享生日会。共享公益,包括帮扶对象、公益题材众筹发布;红领巾+白胡子+大学生志愿者+老年大学+企业家结成互助联盟。共享养老。一站式、流水服务护工体系(卫生+餐饮+健康+心理+才艺),社区招工,严格培训、统一标准化运行、就近就业;用户众筹组团养老。共享媒体,线上粉丝量5000以上的自媒体流量主联盟;同步推出线下空间现场媒体互相协同,线上线下联合推广发布,积分制管理。
    共享小镇将党建、政务、经济活动、文化艺术、教育培训、社会公益、社区治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党建走心,经济有品,公益有约;从红领巾到白胡子其乐融融。
    大连市中山区委书记赵敏首先为“海之云”共享小镇暨区域化党建项目点赞。他指出,“互联网+党群服务中心”的智慧化党建管理模式得到了中央组织部的充分肯定。“海之云”党群服务中心作为非公党建的“红色堡垒”,发挥了凝聚党员、密切群众、服务企业的积极作用。网站、微信平台、3D虚拟党史馆为党员开辟了学党史、受教育的新途径。“在职党员周末服务大学堂”等载体活动的蓬勃开展,“四管合一”党员管理模式、网格化党建管理模式和“3+X”社区服务模式的有效运行,在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同时,树立了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党群关系、政企联系,也让党建带群团建设、党建促经济发展得到了有效落实。
    赵敏认为,海军广场街道持续发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海之云”共享小镇在街道党工委的引领下,将辖区内企事业单位、非公党组织、社会组织、社区等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又有各界名人、各领域专家的鼎力相助,在实现各主体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生态共建、共同成长的同时,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优化了营商环境。
    赵敏表示,相对于传统的单位党建或者社区党建,区域化党建具有地域性、开放性、多元性和整合性的特点,海军广场街道“海之云”共享小镇基层党建创新项目,我将它定义成区域化党建2.0版本,这种党建新模式有利于把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的各类主体紧密地联系在基层党组织的周围,形成全新的基层党建共同体,进而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动态开放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有利于实现区域内党建工作的目标、机制和运作模式的一致性,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整合,进而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政治资源与执政基础。
    赵敏代表大连市中山区区委、区政府,向“海之云”共享小镇提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党群共建的思路,树立共赢共享共建的理念,将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等各类主体的党建资源、社会资源等进行充分整合共享,开展党建、项目资源对接、公益等活动,让每一主体都能在“海之云”共享小镇这个平台上获益;二是希望始终发挥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功能,发挥好基层党委引领作用,确保“海之云”共享小镇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为辖区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健康发展搭建平台;三是希望不断丰富功能和内涵,敢于创新,勇于突破,使其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区域化党建领域的示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