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目标明确上下联动特色鲜明

大连: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达标率100%

作者: ■通讯员赵玫本报记者周太友
    大连市10个区市县工商联已全部进入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先进行列,提前完成了全国工商联和辽宁省工商联提出的到2016年底25%和35%县级工商联达到全国“五好”的创建目标,并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实现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达标率100%
    记者日前在大连市工商联采访时获悉,大连市10个区市县工商联已全部进入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先进行列,提前完成了全国工商联和辽宁省工商联提出的到2016年底25%和35%县级工商联达到全国“五好”的创建目标,并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实现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达标率100%。
    据了解,大连市“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工作能在三年实现“三级跳”,主要有以下做法:
    首先是思想统一,高度重视。自2013年起,大连市工商联及辖区内各区市县工商联根据全国工商联和辽宁省工商联的统一部署,坚持把“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作为推动“两个健康”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用“五好”建设统领工商联各项工作。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把“五好”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形成重心下移、打牢基础,抓准落点、激发活力,真抓实干、主动作为的工作思路,为“五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其次是目标明确,标准细化。大连市工商联结合各区市县工商联“一个设立、五个有”基础较好的实际,明确提出大连市“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工作要在全国、全省“做表率、走前列”总体目标。并制定出台了《大连市工商联“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工作三年规划》,提出了到2018年底前,10个区县工商联全面建成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的具体创建目标。与之配套,又相继出台《大连市年度“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考评实施细则》和《大连市“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考评办法》,细化了创建工作的内容标准和工作量化指标,各区市县工商联也逐年制定和完善各自的创建实施方案,这些都为“五好”建设的抓细抓实、抓常抓长,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再次是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大连市工商联在“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工作中,注重典型培育、示范先行。2013年,通过抓好试点、选拔推荐,旅顺口区工商联被全国工商联认定为首批64个“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示范点”之一,以此为契机,大连市工商联召开现场观摩和工作交流推动会,大力进行宣传和推广,推动各区市县转观念、活思路,学方法、强内功,并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区市县工商联联席会议工作要机制和对口帮建、观摩交流等工作制度,形成了市与区市县上下联动,区市县之间“比、学、赶、超”的良好创建氛围,不断推动“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工作步入了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第四是亮点纷呈,特色鲜明。大连市各区市县工商联“五好”创建工作,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改革创新的精神,结合各地特点,注重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因“会”制宜,着力破解制约“五好”建设方面的难点问题,使各区市县不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亮点。中山区工商联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调动发挥兼职副主席、副会长在推动企业党建和挂帅基层商会会长、推动基层建设等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沙河口区工商联积极开展创建特色街道商会活动,形成了“一街道一商会”“一商会一品牌”的工作格局;甘井子区工商联积极打造“兴三风、做三事、建五家”系列品牌服务活动,不断增强工商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金普新区工商联通过创建“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企业家长征运动会等活动载体,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四信”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庄河市工商联通过“五型”商会建设和“六个好”商会百分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基层商会工作的积极性,将创建工作向基层商会组织有效延伸,等等。各区市县工商联均形成了值得推广和借鉴的鲜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