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獐子岛与达沃斯十年之缘(二)

作者: ■张丽丽
    
    2009年,“绿色、低碳,环保”等字眼充斥着整个夏季达沃斯论坛。“会后我一直在想,可持续发展对企业来说太重要了,这也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要把这深刻感受即刻转化到现实之中。他召集企业高层开了个会,连夜探讨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最后,大家一致敲定将“生态、低碳、可持续”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生态、低碳、可持续
    此次达沃斯论坛之后,獐子岛从最基础的苗种投放到岛上的项目应用,再到产品走入市场,全过程低排放、低能耗,从而减少对海洋的污染,追求产业可持续发展。
    2010年10月22日,瑞士通用公证行(SGS)向獐子岛集团颁发了该公司在世界上的第一个碳标识,獐子岛虾夷扇贝成为中国第一个碳标识食品,并获得首个“碳减排”标识。2011年初,獐子岛集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碳汇渔业实验室,实验室主任由中国著名碳汇渔业发起人唐启升院士担任。2010年,达沃斯论坛启动了其“可持续发展”企业评定。来自世界范围内的200位顶级专家,在全球1.4万家备选企业中,筛选出40家入围企业,其中,就有獐子岛集团。为此,世界经济论坛企业事务中心会员部高级总监蒋睿杰、北京代表处全球成长型公司中心总监于江专程到獐子岛集团调研可持续发展情况,对獐子岛集团坚持“低碳、生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和做法表示赞许,并称赞獐子岛集团很好地让企业和社区融为一体、相互联动,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使獐子岛集团合格企业公民的形象再度得到升华。
世界经济论坛官员亲临獐子岛
    感受“可持续”
    在2011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发布题为《重新定义未来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军者》的最新报告。报告特别关注了16家被称作“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军者”的典范企业。獐子岛集团榜上有名,而中国共有4家企业成为典范。
    从2011年开始,獐子岛集团连续第七年委托SGS对虾夷扇贝产品进行了碳足迹认证。
    根据报告,獐子岛虾夷扇贝在生长过程中起着吸碳减排的效果。以獐子岛2016年培育的虾夷扇贝计算,总共能带来的碳汇效果为147450.14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约641.0874万棵树一年在大气中的碳移除量。
    得益于对海洋牧场的管理以及对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坚持,2015年,獐子岛虾夷扇贝渔场通过世界海洋管理委员会(MSC)可持续渔业标准认证,成为中国首家获得世界最严谨的可持续渔业标准认证的渔场。
    值得一提的是,獐子岛集团海洋牧场的野生鲍鱼和虾夷扇贝、珍蚝、休闲食品等,也成为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指定海产品,夏季达沃斯论坛看重的就是獐子岛集团生态模式下产出的高品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