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建”重组受阻“混改”有待规范

作者: ■本报记者杨联民

    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爱建集团控制权之争,历经两个多月至今尚无结果。风雨中,均瑶集团依然信心满满。该集团一位高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表示:未来十二个月将增持不低于3%的爱建集团股份,进一步做强爱建集团,回报股东和社会。他呼吁:严格规范“野蛮人”行为。
美满“姻缘”突遇“小三”插足
    据悉,均瑶集团重组爱建集团本是一桩美满“姻缘”。整个过程也本顺理成章。
    早在2015年9月30日,均瑶集团与上海国际集团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协议受让爱建集团7.08%股份2016年7月25日,爱建集团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推选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为爱建集团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
    2016年9月8日,爱建集团收到中国证监会162345号《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后者决定对该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受理。2017年4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对爱建集团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进行了审核。根据审核结果,爱建集团这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审核通过。本次定增完成后,均瑶集团持股比例将提升至17.67%,晋升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在这一背景下,华豚企业和一致行动人广州基金国际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举牌爱建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广州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拟要约收购爱建集团30%的股份。有业内人士喻称:爱建集团重组本是一桩美满的“姻缘”,却突遇“小三”插足。
要约背后的资本乱象
    据了解,均瑶集团重组爱建集团,是上海市委、市政府推行国资金融改革的试点,此举旨在市场化重组爱建集团。对于这次重组,有媒体曾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上海打响国资改革的第一枪”。爱建集团恶意举牌事件发生后,上海市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本次重组,是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吸收均瑶集团参与的,支持均瑶集团对爱建集团的重组,不支持广州基金对爱建的举牌,不赞成随意改变爱建的民营性质。
    针对资本市场的乱象,有关方面人士认为:国资举牌民企和民资举牌国企,都是“混改”的实质要义,必须坚定不移地鼓励与推进。但就当下去杠杆、整治资本市场乱象、把资金赶回实业实体的大局出发,资本大鳄联手地方国资“举牌”上市民企的所谓“合规合矩”行为,必须有所限制。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国资委与“一行三会”应当立即行动起来,采取针对性的约束规范举措,联手细化“混改”的相关细则,千万不能被动应急。
如何对待“野蛮人”行为
    在谈及爱建集团实名举报信时,均瑶集团高层表示,今年6月27日,爱建集团披露的两份举报信,一份直指华豚企业股东华豚集团挪用旗下公司华豚金服的募资用于收购爱建股份。另一份举报信则指华豚企业与其一致行动人埋伏有大量的暗仓。他认为,华豚企业及其一致行动人广州基金这种失信的“野蛮人”入侵上市公司的行为,已对爱建集团造成了伤害,更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根据举报信内容,华豚企业的股东华豚集团伪造交易背景,将旗下华豚金服的互联网募集资金用于投入华豚企业增资,进而用于收购爱建股份,华豚企业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同时涉嫌内幕交易,不具备收购资格。他呼吁监管机构尽快查清举报信内容,严惩违法违规的“野蛮人”行为。
    该人士还表示,面对“横刀夺爱”,均瑶集团会继续致力于与上海工商界爱国建设特种基金会共同努力,传承并弘扬“爱国建设”使命,为爱建集团建设更加积极、合理、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自均瑶集团重组爱建集团以来,2016年,爱建集团总资产、营业收入及净利润都得以快速增长。均瑶集团重组爱建集团,旨在接捧“爱国建设”这面旗帜,打造百年爱建。为了实现建设爱建集团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目标,均瑶集团拟在未来十二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系统、大宗交易系统、协议转让等方式增持不低于3%的爱建集团股份,进一步做强爱建集团,回报股东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