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

大波“无人”便利店或将来袭

作者: ■本报记者李思潼

    扫码进入、无需排队、拿了就走。这些曾经想都不敢想的购物方式,在你猝不及防之时已悄然来临。如今,仅需一个淘宝账号、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开启一次神奇的“无人超市”之旅!
    7月8日,马云的第一家无人超市“淘咖啡”在杭州开张,没有收银员,没有导购员、没有服务员、无需排长队、东西拿了就走。仅需在第一次进店时,打开“手机淘宝”,扫一扫店门口的二维码,获得一张电子入场券,其后,全程都无需再掏出手机。进店挑选商品,和平时逛商场并无区别,当你挑好物品后,可以拿在手里,或放在购物袋里,甚至直接放进随身背的包里。通过出口时,系统会对你买到的东西进行结算,自动从支付宝扣款,可谓“剁手于无形”。难道,“新零售”时代已经来临?
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
    电商崛起后一直被实体零售视为“眼中钉”,但是实体店凭借更好的体验感还是会受到消费者的关照,在此背景之下,海外电商巨头早已将目光投向线下,去年年底时,亚马逊经过4年的筹备正式推出带实验性质的线下商店——AmazonGo。
    即便在国内,马云的“无人超市”也并非首创,去年8月,主营生鲜移动电商的缤果水果在广东中山地区投放了第一个“缤果盒子”无人便利店,今年6月首次入驻上海。截止目前,全国共有8家“缤果盒子”无人便利店,均分布在广东、上海两地。“缤果盒子”号称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可规模化复制的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但是“缤果盒子”与“淘咖啡”相比,后者的科技感明显会更强一些。
    同时,蚂蚁金服方面透露,目前支撑淘宝无人商店的这套物联网支付技术,未来向实体店开放后,客人逛超市最喜欢走哪条路线,哪个货架客流最密集,哪个货架客人停留的时间最长等,都能被捕捉,通过一套算法模型整理后,从而指导经营者进行决策。
    “淘宝已经走在内容化、社区化和智能化的路上,它不再是个货架,最重要的功能是发现和推荐,是创造用户需求。”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说,淘宝正从多年前的电子“货架”向内容生产平台、消费类媒体转型,通过帮助更多原创性达人、内容型商家成长,从“满足需求”向“创造需求”转变。
    在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高级技术专家曾晓东的眼中,无人超市是这样的存在:每位进店客人都会被单独辨别,每一个商品都是数字化的商品,每一个订单都是一个数字化的订单,而支付是一个电子支付。无人超市不只是为了让客人在逛超市时有酷炫的体验,这一技术也是带领线下实体店开拓出零售业的新大陆。
    与此同时,一大波的“无人”概念便利店即将来袭。
    连锁巨头沃尔玛6月初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一家超市的停车场,推出了自助杂货售卖亭。操作模式属于“线上选购、线下取货”,当你通过手机选购了商店的物品并结算后,会收到取货码,你可以直接去往这个便利店通过验证码取货,它更像是线上商城的货物自提点。
    北京居然之家宣布将于7月开出无人便利店EAT BOX。这家店位于北京东直门,将成为北京市首家无人便利店。推出EAT BOX的居然之家,是自建运营系统,对标跨界经营。
    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和深兰科技签订的“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 Go无人店协议也同样震惊业界。6月25日,深兰科技携手芝麻信用,首次发布了TakeGo无人智能店,号称要用“智能化”和“信用化”升级新零售,将马云提出的“新零售”升级为“智能新零售”。
    据了解,深兰科技自主研发的Take go无人智能购物系统,应用了人工智能卷积神经网络、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生物识别、生物支付等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技术,完全摆脱了手机APP的运用,采用人自身的手掌动脉进行识别,无需手机、无需安装APP,扫手进店即可购物、拿了就走、无需结账、自动扣款。
离“成熟”还有距离
    对于无人便利店的出现,依然有人持怀疑的态度。如有小偷、恶意破坏、选址登问题,关于运营成本高低,大家也都持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是技术上仍不成熟。
    欧尚在上海杨浦区投放的“缤果盒子”便利店就因为室温过高、收银系统频频出错等问题现已暂停营业。据网易新闻报道,位于上海欧尚总部的“缤果盒子”曾多次出现机器识别错误问题。一名女士在购买盒装王老吉凉茶时,系统将其中一盒识别成了瓶装冰红茶。另有一名男士在结账时没有注意到有一件商品未识别出,出门时就响起了警报。当他折返回去重新支付时,系统一直出现错误,已支付过的商品又会被重新计入总额中。
    AmazonGo也有“硬伤”。据海外媒体报道,Amazon Go无法在20人以上同时进入时保持正常工作,且无法识别出商品被放到错误的位置。
    同时,省去人工,成本是否会下降也是业界探讨的问题。
    有人认为,在现阶段,这样的无人便利店相较于占地面积更小的自动售货机显得很吃亏,因为它的选址投入和后期运营成本更高,而且,商品销售上面,无人便利店又缺少传统便利店的熟食、现煮咖啡等毛利更高的产品,盈利会更小。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无人超市背后的技术,就是提高超市效率,降低超市成本,让超市变得更智能、更善解人意。而无人超市的本质,不仅仅是为了节省人工成本,而是消除中间环节。
    零售行业研究公司Conlumino董事总经理桑德斯表示:“在店内排队结账一直是效率最低的部分。如果不需要排队结账,那么你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劳动力成本,还能使处理流程更快,顾客更满意。”
    同时,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佐斯认为,在未来几十年内,零售行业有三点不会发生变化:顾客喜欢低价的东西;顾客喜欢送货速度快;顾客希望更多更快的选择。
    不管怎么说,无人超市仍处于成长状态,想要成熟起来尚需时日,那些怕被机器替代人们,暂时可以安心了,但是未来,一切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