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单车或成下一风口

分时租赁成电动车利润增长点

作者: ■本报记者席昱梅

    北京国际自行车展会在北京举行,云集了国内外一大批知名品牌,“智能”“共享”成为会上的热议话题。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2016年,近20家共享单车企业共投放了约200万辆单车,预计2017年的投放总量接近2000万辆。
    2016年是中国共享单车发展元年,2017年有望成为共享电单车的元年,但是由于共享电单车存在着管理难、充电难、停车难等诸多问题,导致发展之路困难重重,电动车分时租赁企业电滴出行创始团队早已认识到问题所在,在吸取共享电单车优势之后,进行模式创新,主攻以学校、景区、度假酒店等封闭区域内分时租赁业务,满足未来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
    展会现场,来自上海的共享电单车企业电滴出行提出改变共享单车的“社会化”运营模式为“社区化”运营模式,并与台铃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在分享经济风生水起的背景下,在共享电单车领域发力“掘金”。
    电滴出行首席运营官徐荣表示,电动车分时租赁已经成为经销商的一个重要的利润增长点,这一次电滴出行与台铃集团的战略合作,不仅是看中了高品质的台铃电动车,还是基于双方对于共享经济高度的认同。
    电滴出行将首批采购10万辆台铃电动车作为分时租赁车辆,这些电动车在充电报警、刹车效果等方面均有明显改进。“第一阶段计划在2017年底前投放到全国10个城市和50所高校,从前期在杭州西湖、无锡太湖周边投放情况来看,我对发展前景有信心。”徐荣说。
    电滴出行是一家致力于封闭区域内的电动车分时租赁,利用高科技后台技术,让互联网+电动车模式得到更好的运用。徐荣介绍,“电滴出行”的服务流程与共享单车大致相同,“封闭区域”是指景区、大学城、工业区、度假村等地,这些地方通常人流量大、具备停放车辆条件,也是当前共享单车难以覆盖的区域。未来的共享电动车一定不能走目前共享单车的老路,中国有很多封闭式区域,比如景区、大学城、小区、工业区、休闲酒店等等,这些地方人流量大,需求旺盛,车辆使用率高,同时具备停放车辆的场所。电滴出行将努力解决充电难、停车难、售后难、管理难四大难题。
    双方企业负责人认为,共享经济的黄金时代正在快速到来,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电动自行车、共享汽车等也涌现在中国的大中城市,这些不断涌现的共享经济产品是否是国民所需要的,唯有市场是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