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斑马线”上路还需悠着点

作者: ■郑文芝
    据报道,在北京市丰台区的一个十字路口,近日出现了一条具有3D效果的斑马线。这条斑马线与传统的纯白色斑马线不同,用黄白蓝三色绘制,色块的搭配令斑马线呈现出长方体的立体效果。据责任方介绍,设置如此斑马线,主要初衷是希望斑马线的立体感给行人或司机带去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增强对车辆行人的交通警示性。
    “3D斑马线”强烈的视觉冲击,也确实收到了机动车提前减速慢行、行人自觉走斑马线的效果。然而,更多的民众则认为甚至抱怨,3D斑马线使人产生错觉,分散了行人和私家车主的注意力。因此,在城市车辆日益增多、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3D斑马线上路还是悠着点为好。
    首先,斑马线作为一种交通标志线,可谓是老百姓的生命线,在路口绘制斑马线是为了保障行人安全。对此,国家有关交通法规对斑马线的设置有着明确的界定和规定,特别是交通部2009年7月发布的《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对城市斑马线的设置及其宽度、长度、间隔等,都有具体明确的标准。因此,斑马线也要依法而设,依规而置,依标而绘,容不得随心所欲的“创新”和色彩斑斓的“创意”。
    其次,无论是3D斑马线,还是其他具有特色的创意斑马线,都会给行人带来认知和辨识上的模糊,也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
    再次,对任何事物,人们都会有视觉疲劳之时,当行人或者机动车对这些3D斑马线习以为常时,依旧会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出现,那时恐怕还会出现不该发生的交通事故。所以,要让斑马线真正发挥作用,关键不在于斑马线的花里胡哨,而是在于行人与司机都有“安全无小事”的观念,都有斑马线的安全意识。而这则需要公安交管部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公众的交通安全教育,强化行人“过马路走斑马线”的自觉和司机“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