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这极富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来自国家及粤港澳三地政府的官员、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齐聚香江,就如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展开深入探讨。
自从粤港澳大湾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重点提及,列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迅速成为“网红”。放眼世界,全球三大湾区——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无不因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等突出优点,成为经济发展的巨人。粤港澳大湾区致力于打造成为世界第四大湾区,先天就带有独特的引力。
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共同组成,即所谓的“9+2”,这样的城市群被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一点都不夸张。而且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将近1.4万亿美元,与前年纽约湾区持平,高于旧金山湾区,低于东京湾区,足见与之几可比肩。现在全面启动,前景当然鼓舞人心值得期待。
值得期待还因为,第一,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良好基础。下一步,随着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这些目标一旦实现,湾区颜值必然靓丽。
第二,大湾区发展条件日趋成熟。在交通网络方面,粤港澳大湾区集合大珠三角地区主要的机场群和港口群,拥有庞大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港珠澳大桥以及广深港高速铁路等大型基建项目即将落成,香港、珠海、澳门三城也可形成“一小时生活圈”。这些优秀条件,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第三,粤港澳三地各有特色各具优势。广东有制造业优势,香港有服务业优势,澳门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过去,香港与广东、澳门与广东联系非常紧密,合作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今后在“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双重机遇下,合作发展将会迎来重大机遇。只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对接,三地一道携手共同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就一定能为“一国两制”伟大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