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速扩张资金断裂 内部腐败管理混乱 业态老旧电商围剿

大型民企“新一佳”惨败“三重门”

作者: ■本报记者章勇

    21日上午,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湖南新一佳商业投资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以竞争方式选任管理人的公告》,宣告湖南新一佳公司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根据湖南省新一佳商业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资产负债表载明:截至2017年3月27日,湖南省新一佳商业投资有限公司有资产12.8亿元,负债10.8亿元。
    曾经深入长沙市民生活的大型超市连锁新一佳在历经资金链断裂、供应商催债、员工维权、闭店潮、重组未果等一系列风波后,未能摆脱厄运,最终破产。
    据了解,新一佳成立于1995年,是深圳市民营领军标杆企业,是广东省流通龙头企业,是国家重点培育的二十强商业企业。至今全国营业额将近176亿元,位居全国商业连锁企业第十七位,曾在2007年,引入OUTLETS时尚名品折扣店模式,成为当代年轻人热切追捧的消费场所之一。
    资金断裂门
    根据新一佳重组律师潘志勇的介绍,新一佳的经营状况确实岌岌可危,负债率一度高达87.36%。
    近九成的负债被认为是压垮新一佳的首要原因,造成资金压力的是新一佳急速扩张。据悉,在2005年后的头五年开店23家,之后五年则关店14家。
    2016年7月,南方都市报曾报道,新一佳被曝出资金周转困难、拖欠供货商货款的消息。仅仅一个月时间,至少有50家供货商手持高达数千万元的“白条”来新一佳讨要货款。
    有供货商表示,从去年开始,新一佳方面便开始拖欠货款。2016年7月22日,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公园路附近的新一佳门店人头攒动。数十名供货商手持“白条”,堵在超市门口,索要拖欠的货款。事实上,今年以来,供货商们已数次在此维权讨要货款。但除了6月15日的部分货款兑现外,其余的暂无结果。
    曾有供货商在网上发帖称,一直被新一佳超市利用合同及法律的陷阱欺诈血汗钱。仅是2009年为新一佳超市做了18个门店的筹建工程,就欠下该供货商装修款和货款逾千万。
    媒体近日报道的一份《新一佳集团重整实施方案》披露,新一佳集团与深圳市两家公司共同成立平台公司。记者从工商总局注册信息查询到,“深圳市大晟新一佳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20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新一佳占股25%。
    新一佳集团回应称,重组协议已签订,将尽快解决货款拖欠问题。
    内部腐败门
    潘志勇在重组新一佳时发现,新一佳近5年没有开新店,如果单纯说扩张原因导致崩盘比较片面。“内部管理,比如无法控制腐败也是导致新一佳垮台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潘志勇看来,“新一佳总裁李彬兰是比较强势且勤奋的人,有时候导致出现一言堂的情况,但这不是核心因素。”
    曾有媒体称,“新一佳内部问题也比较严重,比如采购人员腐败行为,无法让商品具有竞争力,且品项不齐,热销品流失严重,超市内部戏称‘哪个好卖,哪个就缺货’”。
    有消息证实,新一佳采购部门非常腐败。有一个说法是只要在采购部工作一两年,基本上就能买到车和房。这种混乱的管理导致的后果是,在零售圈,很多零售商甚至不愿意招聘具有新一佳履历背景的员工。
    有网友发帖称,湖南娄底新一佳部门严重违反公司规定以及还有违法行为。如人事部为了可以得到更多赠品像酒等贵重物品,可以批准员工多休假。
    曾有新一佳商场女装专柜的供应商投诉,每年续合同期间,要给新一佳采购负责人送红包,红包要放在超市的存包处,设好密码后用手机发给对方。
    记者曾在长沙华夏新一佳的大门口,看到新一佳为了多赚钱把位子租给一些卖酸辣粉的,摆地摊的,这大大降低的商场的档次。
    董事长李彬兰后期任人唯亲,对职业经理人团队造成冲击,于是元老们纷纷离职。又因股权激励不足导致更多的人才流失。这一系列的管理失误都使新一佳雪上加霜。
    电商冲击门
    面对当下的困境,新一佳曾公开表示,实体店受电商冲击严重,日益增加的店面租金及人力开销导致公司营业额缩水10个百分点。
    从上半年各大百货零售商业绩来看,普遍呈增幅下滑甚至负增长态势。联华超市净利润大降八九成,卜蜂莲花持续亏损,人人乐上半年净利也大幅下滑,中百集团则大幅亏损……各公司普遍这样解释下滑原因:一是受消费渠道多元化和电商冲击所致,二是卖场租金和人工成本上升。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接受采访时说,大型超市关店与电商有一定的关系,但电商还不是主因,更多的是因为消费者需求发生了变化。
    朱丹蓬认为,现代连锁便利店这两年强势布局社区,也抢走了传统大超市的一部分客流。
    据业内人士反映,包括百货在内的深圳实体零售商业放缓增长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电商在生鲜、服装、进口食品方面的迅猛增长,导致百货实体店的经营压力增大,并且出现了“实体店试衣扫码,线上购买”等一系列现象。在经营成本逐年大幅上扬的现实状况下,出现“新一佳事件”不足为奇。
    新一佳后五年的这段时间,恰好是零售业关店潮兴起的时候。数据显示,2012-2015年间,百货零售业共关闭138家门店。
    零售业的萧条并非一日之寒,在电商模式冲击下,传统百货模式早就不符合当下的市场环境,淘汰是迟早的事。况且,行业内同质化严重,普遍缺乏竞争力。
    新一佳的阵亡,只是零售业的一个影像,它既然开演,就必然愈演愈烈,在民营超市的阵亡名单中,它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