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疏堵向民资伸出橄榄枝

确定三种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方式

作者: 【记者刘洁蒋承志哈尔滨报道】
    哈尔滨市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城市公共停车场,缓解停车难。日前召开的哈尔滨市政府市长专题会议上,这个全国闻名的“堵城”,开始向民间资本伸出橄榄枝,期待能用市场机制打通拥堵的道路。
    据介绍,该项政策涉及的公共停车场是指面向公众服务、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指供机动车停放的地下停车场和地上立体停车场;供换乘地铁服务的300个泊位(含)以上平面停车场;屋面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建设适用区域范围包括9个区的建成区。
    据了解,哈尔滨市初步确定了三种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方式。具体为:PPP投资方式,政府投入公共资源产权,与社会资本共同开发建设公共停车场项目。社会资本方直接投资模式,社会资本按商业项目投资方式运作,直接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项目,以及结合人防工程或兼顾人防需要建设公共停车场。自有用地建设投资模式,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居住小区、个人利用自有用地,通过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立体停车场建设。
    据介绍,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享受优惠政策: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公共停车场总泊位数量的10%;配套建设符合标准的停车诱导系统;本次政策实施后取得机动车停车场备案证的新增停车场,并已投入使用,不含擅自改变用途重新恢复的停车场。
    根据政策,哈尔滨市将对符合条件的停车场增加用地供给。实行财政分类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