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合作更给力 贸易展览更丰富
中东欧博览会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花开宁波
作者:
■本报记者杜鹃
从刚刚在宁波落幕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投资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中东欧博览会”)上传来好消息:在本届中东欧博览会期间,浙江投资洽谈会、中东欧国家投资合作洽谈会、中东欧商协会合作大会等相继召开,浙江投资洽谈会上仅宁波就签约34个重大外资项目,协议外资16.8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个,协议外资2.4亿美元,分别占签约项目总数的14.7%和14.3%。本次签约项目中,中高端制造业项目占比达50%,均为宁波《“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中鼓励和引导的重点产业。
由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东欧博览会正在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已连续举办了三届。与往届相比,本届博览会创新活动之多、国际化程度之深、对外影响之大均超越以往,除中东欧16国外,俄罗斯、白俄罗斯、法国、荷兰、德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纷纷借力中欧铁路班列积极参与中东欧博览会。
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展是历届博览会的重头戏之一,今年中东欧展览新增6号馆,展位达到500个,上百个品类,超过千余种商品,参展规模和商品种类、数量均为历史之最。同时,1号馆特装展位增加到9个,中东欧16个国家全部参展。新增的果蔬肉类展区有30余种商品参展,其中匈牙利、罗马尼亚的肉类及波兰的苹果等都是首次引进,而首次举办的茧丝绸行业创新发展成果展则为展会增添了不少“中国元素”,吸引了中外1000多名专业经销商、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
来自斯洛文尼亚的托米斯拉夫·苏米克已经是连续三年参展参会,不仅如此,他还组织了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波黑等中东欧国家企业,抱团来宁波参展,由他一手打造的斯洛文尼亚特色产品馆生意不错。
随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不断升温,像托米斯拉夫·苏米克这样的中、东欧商人争相涌入中国宁波。在本届博览会期间,黑山国家馆开馆,至此中东欧国家特色产品馆已达16个,常年展示本国特色商品,并通过宁波卖到整个中国市场。
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波兰客商史孟平告诉记者,中东欧商协会商务合作大会他一届都没落下,一年比一年办得好了,每次来收获都还不错,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能更好推广自己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合作论坛还发布了以“构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为主题的《宁波倡议》。各国海关将加强相互间发展战略、制度政策、标准规则的沟通与协调,打造互联、创新、相融、共济的伙伴关系,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而为区域经济增长和贸易繁荣注入新鲜力量。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宁波以承办中东欧博览会为契机,正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先行者。据了解,截至2017年5月底,宁波市累计批准(备案)外商投资项目16186个,总投资1525.9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865.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75.3亿美元,目前,共有54家世界500强在宁波市投资122个项目,总投资149.3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