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长沙县工商联通过“三个到位”积极组织该县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活动,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目前,该县工商联组织40多家村企结对,签订帮扶协议书。
据长沙县工商联主席张小春介绍,近年来,长沙县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响应并参与精准扶贫战略,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到位、就业扶贫政策到位、公益扶贫资金到位”等三到位的要求,扎实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首先,该县工商联按照市委提出的“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切实加快贫困乡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要求,制定整村帮扶计划和贫困户帮扶计划,并积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力争精准扶贫项目落实到位。
为此,该县工商联深入联系村组、农户,彻底摸清基本情况,在经过认真调查分析后,确定以果、畜、菜等特色产业为依托,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方向和要求,采取承包经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形式,带头创办果品园区、蔬菜基地和养殖基地,通过大户带动、典型示范,带动贫困群众发展致富增收产业。
该县工商联认识到,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就要不断创新“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搭建市场、基地、贫困户联结平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搞服务、抓生产,进一步提升群众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该县工商联通过组织开展集中募捐活动等方式,建立贫困群众就医、上学、救助等方面的专项慈善基金,促进社会力量向贫困村聚焦、公益资源向贫困村整合,为贫困村发展、贫困群众脱贫注入新的动力。
该县工商联还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技能培训,吸纳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助推精准扶贫实现。
为此,长沙县工商联采取“走出去学”和“请进来教”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贫困群众到联系企业学习生产技能,着力促进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各非公企业积极与自己联系的贫困村、贫困户衔接沟通,将有条件、有意愿务工的贫困群众,积极吸纳到联系企业上班,着力解决个别不能外出务工群众的收入问题。
其中麦都科技发挥网络软件开发优势,筹划建设“星城善品”农产品电商平台,第一期规划帮扶20户贫困家庭,预计每户创收5000元并在今后成为常规。明城国际发挥酒店经营管理优势,指导农户按要求生产加工农产品并积极收购;国进菌业发挥食用菌种植、销售优势,指导农户种植食用菌并统一销售;广为建筑和螺丝建筑想方设法,在解决贫困家庭劳动就业和子女上学问题等方面下了大工夫;开心农业、华旺农业、路口物资供销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了农产品收购合同,众诚机械、金岸教育投资等企业积极采取了有效帮扶措施。
目前全县已有47家市、县非公企业主动与12个省级贫困村成功对接,长沙县工商联各兼职副主席、副会长也以现场签约形式开始了与12个省级贫困村的精准对接。
据了解,该县12个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17809人,在2014年至2015年已脱贫15899人,剩下的1910人也将在今年实现全面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