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万众创新出现了“不管有没有需求、不管是否可行”而进行的“为创新而创新”的现象,归根截底,创新者不是投资者,而投资者因资本无出路而“病急乱投医”。
2.什么叫“老百姓能喝得起”?一年喝一口、甚或一滴,也叫“喝得起”吗?1300元一瓶的限价,有多少人能承受?
3.汽车社会的生活方式,原本就不符合中国的国情。除了人多地少的物质矛盾外,国人不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的禀性,不仅仅体现在交通方面,许多方面都能露出底色。比如不排队、占座、高声喧哗、行贿受贿、行业不正之风,等等。
4.上级纪检部门通过民间流传的绰号发现官员问题时,通常问题已经很大了,如同癌症的晚期。所以还是要将注意力放在“关笼子”方面。
5.不论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但是,一个屋檐下,给波斯猫喂高级营养猫粮,给家猫喂残羹馊饭,这不公平。在用人改革方面,突破区域壁垒,促进人才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但“一碗水端平”仍是大实话里的真道理。既是人才,便没有区域贵贱之分。
6.果真该单位“已迅速道歉”,并表示将“做好违约赔付相关工作”也还是不错的。关键是该单位是在什么情况下迅速改正的,是提醒之后还是外界高压之后?如果是前者,说明企业内部正义力量还是主流。
7.“脑体倒挂”未必一定是伪命题,在个别时候,由于市场供需在时间或空间上出现不平衡,未必不会成为事实。这是市场调节的代价。
8.古代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说法,现在的消费者,被商家假冒伪劣“咬”的频率高多了,别怪他们过敏,而是这个不洁的市场很容易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