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推动全球供应链发展

——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

作者: ■本报记者李涛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推行供应链组织模式,发展到今天,这种供应链的组织模式在中国也越来越被广泛关注。
    供应链之所以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归根结底是互联互通发展的需要,是全球互联互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们不是为了做供应链而做供应链,而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小到一个企业,大到整个全球的互联互通。
    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看,人类一直孜孜不倦地突破地域或疆界限制,不断追求人类的互联互通。早期人类通过贸易手段寻求人类的互联互通。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互联互通的范围和程度都有了飞速发展,不仅有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和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还通过互联互通促进了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带动了全球贸易、投资、金融、科技、人文的发展和融合。可以说,未来的全球化发展的方向,是基于互联互通的全球供应链的发展,突破疆界和制度限制,进而带动全球经济繁荣和文化融合,使世界逐渐趋于大同。
    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全球供应链高峰论坛上,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
供应链是互联互通的必然产物
    蔡进认为,今天全球都在关注供应链的创新与实践,说明供应链的发展具有其必然性。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推行供应链组织模式,发展到今天,这种供应链的组织模式在中国也越来越被广泛关注。我个人理解,供应链之所以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归根结底是互联互通发展的需要,是全球互联互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们不是为了做供应链而做供应链,而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小到一个企业,大到整个全球的互联互通。”
    蔡进认为,有三个维度去考量互联互通:第一个维度是空间的维度。小到一个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要互联互通;企业和企业之间也是需要互联互通的;空间再大一点,产业和产业之间也要互联互通;空间更大一点,地区之间,省际之间要互联互通的;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家之间更是需要互联互通。
    第二个维度就是功能维度。互联互通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更是物流和经济的互联互通。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互联互通至少有这六个功能领域:第一是互联互通表现在各国经济的全球性;第二是互联互通表现在全球贸易的便利性;第三是互联互通表现在全球金融体系的协同性;第四是互联互通表现在全球投资的有效性,或者说投资的高效性;第五是互联互通表现在人文交流的常态性;第六是互联互通表现在科技的融合性。在互联互通的前提之下,科技创新是全球共同的行为,科技创新的成果也为全球所共享。因此互联互通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它包括经济、贸易、投资、金融、科技、文化的互联互通。
    第三个维度就是水平维度。随着人类互联互通不断发展,其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互联互通由最初对全球资源的整合,发展到在整合基础之上实现空间与功能层面的优化,再在优化的基础上实现空间与功能层面的协同。随着协同的空间与功能领域不断扩大,不断延伸,必然又会推动全球互联互通由传统的修铁路,修公路发展到通过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互联互通更加智能,更加智慧。互联互通的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整合、优化、协同、智能智慧不仅反映全球互联互通发展的程度与水平,也是互联互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发展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互通是一个组织过程,必须要有一种组织模式来实现,这种组织模式就是供应链。”在蔡进看来,供应链是全人类共同寻求互联互通所必然产生的一种组织模式。甚至有人说谁把握了供应链,谁就掌握了全球的互联互通。从这个角度来讲,供应链是互联互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和企业要互联互通的话,企业之间就要建立供应链;产业之间要互联互通的话,就必须建立产业供应链;地区和国家之间要建立互联互通,要实现全球化的话,就必须要有全球供应链。
把握供应链创新与发展的本质
    互联互通离不开供应链,互联互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通过供应链组织实现的,如何做好供应链更好地推进互联互通发展与实践,蔡进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去把握的。
    第一是要把握住供应链创新的基本理念。供应链是为了互联互通,所以供应链的基本理念一定是“包容、开放、共享”。
    第二是要把握供应链创新的关键。供应链创新的关键是整合和优化。通过供应链去整合资源,包括客户资源、市场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和物流资源等。整合资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占有资源,而是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分享,这也是关键所在。
    第三是要把握的是供应链创新的核心。当前来看,特别是在中国做好供应链的核心就是协同。无论互联互通的规模有多大,最重要的是协同。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关键就在于不协同。比如产业和产业之间不协同,产业彼此之间就会产生结构上失衡,就会形成产能过剩。地区之间也一样,也要协同发展。我们说供应链协同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运行层面的协同,二是管理层面的协同,三是战略层面的协同。供应链的协同发展使得互联互通更加有序高效,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是要把握住供应链创新的基本目标。供应链的基本目标就是互利共赢,建立“利益共同体”,从全球来讲的话就是“命运共同体”。供应链创新与实践不仅是着眼于自己的利益,最终目标应该是要实现供应链所有参与者互利共赢。
    第五是一定要把握住供应链创新的基本趋势和方向。这就是智慧化、智能化。供应链发展到一定程度,发展产业和产业之间,发展到全球供应链的时候,还是用传统技术、传统的装备、传统的方式已经不可能实现。必须用先进技术的手段,用新的技术去创新供应链模式,才能适应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发展,包括供应链全球化的发展。所以供应链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智慧化、智能化。这就必须要和创新驱动、科技创新结合起来,与人工智能、无人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深度融合,一起来推动提升供应链的智能化和智慧化水平,使互联互通真正能够在供应链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的过程中成为创新驱动、智慧驱动的互联互通。
    第六是要把握住供应链创新的本质特征。发展供应链的本质是价值创造,而不是现有利润和资源的重新分配。在当今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供应链价值创造的本质一定要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