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讯】日前,记者从浙江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工作推进会获悉,参加第一批脱钩试点工作的47家省级协会商会已与17个业务主管单位全面脱钩,脱钩方案核准批复率和脱钩完成率均达到100%,使试点行业协会商会在机构、职能、人员、资产财务、党建、外事等方面与行政机关全面分离。
资产财务脱钩是“五脱钩”中的重头戏。浙江省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办公室主任、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江宇介绍,从第一批脱钩试点推进情况看,行业协会商会资产清查工作情况比较复杂,工作量大,试点中出现了一些业务主管单位未能及时报送或未按要求报送资产清查报告的情况。
在脱钩试点深入推进过程中,联组办将要求各主管单位周密安排,提前谋划,对行业协会商会资产进行全面摸底和清查登记,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行业协会商会占用的行政办公用房,主管单位要按照相关规定,协助做好产权登记、使用面积核定、继续使用的租赁合同签订、腾退等相关工作。
脱钩改革涉及的机构编制调整及人员变动,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同样需要耐心细致做好相关工作。江宇表示,对在行业协会商会任职的公务员,将逐个做好去留意见征询,安排好后续事项。对行业协会商会中的事业编制身份人员,相关部门将逐一做好人员身份转换和编制核销等工作。对未纳入改革试点的协会,将延续原有管理模式,做到机构、人员、管理等各项事务有序稳妥运行。
今年3月初,浙江已启动第二批脱钩试点,确定110家省级行业协会商会参与改革。要求6月15日前,各业务主管单位向省联组办报送脱钩实施方案、审核文件,于8月底前完成第二批脱钩任务。
浙江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蔡国华表示,脱钩试点工作进一步厘清了政府和行业协会商会的职能边界,加强了党对行业协会商会的政治领导,进一步规范了领导干部兼职问题。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行业协会商会兼职任职情况基本得到清理规范,促进了行业协会商会的去行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