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立元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光荣:
自强不息创业创会
作者:
■何丹婵
从古至今,唯有“创”才能成长,才能强大。“创”是任何企业和组织壮大、发展永恒的话题。
如今,北京广西企业商会已经成为全球桂商的领军商会。作为商会的创会会长陈光荣更是立下赫赫功绩。凭着他乐观、直爽、仗义而充满侠气的性格,商会创办之初就能广结各界人脉和资源,将商会组建并成立起来,确实值得称道。
走近陈光荣,很容易就能感觉到他为人非常低调谦虚、平易近人、充满正义感。在交谈中,他曾接过几个来电,话语中他时常会说出这样的词汇:“哥们”“兄弟”“大哥我”等等。
对于商会发展方面,陈光荣很是认同驻京办各位领导和办事处工作人员对商会的热情和理解,特别是驻京办原副主任张小康的观点,桂商要发展壮大靠的就是“闯”和“创”。我们试图通过陈光荣的发展轨迹,诠释广西商人骨子里这种敢“闯”敢“创”的精神。
创业艰辛路
1976年自家乡从戎,广西桂林有一位敢于闯天下的勇者开启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北漂之路,一个不小心,他就创建了一个亿万财富的企业。这个人就是北京广西企业商会首任会长陈光荣。
陈光荣出生于桂林市兴安县,曾在部队服役,退役后进入了公安系统从事商业企业的跟踪摸底工作,后来又进入建设集团。由此接触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很快就从一名基层工作者走上了管理岗位。再后来他调到北京城建集团下新成立的一个开发公司,从一个管后勤的科长,开始学习房地产。从跟班打下手,经过几年的风风雨雨打磨之后,陈光荣萌生了建立地产集团的想法。
直到1995年,陈光荣终于成立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北京市立元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名字源于一个书法家的题字。曾经有个大书法家给陈光荣题了一幅字,叫“一元永立”,一是永远的意思,就寓意着永远立下去。
陈光荣表示,立元的寓意是从零开始,持续发展。元就是零,零也是个无止尽的东西,任何事物,圆才有发展,方的地方就动不了,就停止了。这就是他公司名字的由来。
在陈光荣的带领下,公司适应了新时代的管理要求,形成了以董事会为核心,总经理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实行岗位责任制,充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公司秉承“团结、敬业、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和“开发一片、成功一片、美化一片”的经营理念,脚踏实地,一步一印,在首都的房地产市场稳步前进。开发建设的项目有住宅、公寓、写字楼和别墅等。公司开发建设的位于海淀区中关村东路的榆苑公寓,在2000年获得了政府颁发的住宅文明小区的荣誉称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立元公司成立的20年来,走过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阶段,面对一路风雨、一路辉煌,坦然处之,力求做到宠辱不惊。回顾往昔,立元人在陈光荣的领导下,以顽强的生命力在拼搏中成长、发展、壮大,艰苦奋斗,顶住了各种压力、经受了各种考验。
创会不易路
改革开放给了桂商新发展机遇,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陈光荣发现了可以走向经济浪潮前沿的机遇。
陈光荣认为大部分广西企业的实力较弱,以前交流主要依赖同乡会,结构太散,没有团队,没有形成合力,也没有明确的目标,迫切需要一个大的平台来支撑大家的发展。北京广西企业商会由此应运而生。在时任广西驻京办副主任张小康的全面组织和推动下,北京广西企业商会2006年在北京正式成立。远洋投资集团、李宁基金、阳光100房地产公司、新丝路模特公司、北京住总集团、中铁十六局等著名企业和机构赫然在列,数百名桂商聚集到了一起。2006年10月,北京广西企业商会第一次会员大会陈光荣被推举为商会首任会长。
陈光荣谈到初建商会时说,商会刚开始组建的时候相对比较困难,当时别的商会例如福建商会等都比北京广西商会建立得早,经验丰富,而北京广西商会2003年才开始有雏形。商会的成立来之不易,当时连一个正经的办公地点都没有,所以经费也就收不起来,商会的活动也没有开展起来。陈光荣感到了危机所在,必须把商会组织好,当时就带领着几个理事长,一起积极参加活动,给商会的会员增加信心。广西企业商会的发展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起步阶段到现在确实可以说是得到了不少荣誉。
陈光荣表示,广西驻北京办事处时任主任黄克贵和时任副主任张小康对商会的成立功不可没,从2003年筹备到2006年成立,其中张小康更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既要联络所有在京的发展的广西商人,同时还要争取到政府层面的支持。
他们要实践一起闯天下和共同创造辉煌的历史使命,要把桂商的大旗在全球冉冉升起。要让世人知道,在中国、在北京,有这样一群不容忽视的商人的存在,他们有着敢闯敢干的独特符号和顽强的力量。
陈光荣认为,在商言商,就商人而言,商会不仅在信息交流和政企沟通起到了平台和纽带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商会还带来更多的益处,在于帮助企业获得融资的支持以及彼此互助。由于国家信贷政策的限制,一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有时即使看中一个好项目也难以从资金上得到支持,但有了商会信息平台,好的项目大家会主动共享,通过论证后,资金上也可以分摊,从而为上演“蛇吞象”的商业传奇奠定基础。
在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缅甸园”等商会会员的投资及运作的项目中,信息或资金的共享与支持都为项目的成功创造了条件。陈光荣和他的同乡商人们认识到了商会组织的力量,并以此为契机,创造了回乡投资的模式。他们通过几次规模不同的回桂投资考察活动,为地方与商人牵线,先后有多位商会会员企业在南宁、钦州、北海、桂林、玉林、梧州、贵港等地投资。
闯出去的桂商精英们,初试身手,便汇聚出令人惊叹的、强大的力量。
桂商浓情路
商会的发展模式是所有商会首任会长工作的重中之重。陈光荣十分看重政府支持和组织结盟。“如果没有广西驻京办的倡导与支持,也许就没有商会的成立。”陈光荣高度评价政府支持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当初大家都仅仅停留在同乡情谊层面,谁也没有太强的号召力,正因为有了政府的支持,商会才迅速渡过了最初的离散与聚集的磨合阶段。
陈光荣在沉稳中一步一步地走着,北京广西企业商会特色和品牌业已初现端倪。
然而此时,正值国内房地产业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商会也处于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两者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
再三犹豫之下,陈光荣决定向商会提出另选会长。他要专心转向自己的地产业,正可谓是“炼钢必先强其身”的道理。虽然,商会有他深情所在,会长光环亦不易割舍。
但孔子说过:智者乐水。水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看似柔和却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聪明人往往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
“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
陈光荣正是这样一位智者,他展现的是一种柔和的力量,进退自如,又不拘一格。为了商会更好地发展,他不会过多地干预商会的事务,但偶尔也提一些可行性建议。他表示,不管是新会员还是老会员,一定都要支持商会、帮助商会、维护商会、包容商会,不要埋怨商会,商会如今正如一个10岁的孩子,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健康成长。
陈光荣始终坚信,桂商要发展壮大靠的就是“闯”与“创”。没有“闯”与“创”,桂商就没有出路。商会要走出广西、走出北京,走向世界,一路蒙眼狂奔,不断闯关,不断创新。为人低调的陈光荣认为,北京广西企业商会还需要完善和发展,一步步走向国际化市场。陈光荣的言谈中透露出桂商的实干和自信。
在2006-2010年担任商会会长期间,陈光荣为商会付出了很多努力,带动了商会和广西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曾经在2007年1月商会成立刚一年多时,就带队回广西考察,得到时任广西区党委书记刘奇葆亲切接见。截至2010年,北京广西企业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回广西实际投资已达80多亿元,组织大型企业参与广西的路桥等基础设施投资250多亿元。陈光荣是北京广西企业商会一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创会会长,他为商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被广大在京桂商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