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洱海保卫战看民宿新发展
作者:
■本报记者姜虹
近期,云南省大理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开展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根据《通告》内容,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洱海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保护好洱海流域水环境”的部署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以及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政府工作实际,对整治范围内所有餐饮、民宿客栈经营户一律自行暂停营业,接受核查。核查内容包括房屋建设手续合法以及法定必备证照齐全(包含营业执照、排污许可证、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卫生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待环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后,由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餐饮、民宿客栈管理规范标准和要求进行核查,符合条件后方可继续营业。
《通告》引起了亚洲民宿产业发展促进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亚洲民宿产业发展促进会的负责人指出,首先要充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洱海的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响应云南省委、省政府“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保护好洱海流域水环境”的部署要求,充分支持大理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的通告》。熟知大理的人都知道,大理是座依托苍山洱海、白族文化以及大理古城为背景的历史旅游文化名城。如果没有了苍山,大理就缺失了威严,如果没有了洱海的点缀,大理就可能失去了它的灵性。大理之所以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和喜爱,绝大部分都是源自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但随着大理旅游业的高速发展,随之出现的环境问题就越来越突出,因此摆在大理人民面前最严峻的问题就是洱海污染问题,无论在层面国家还是各级地方政府层面,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上大力治理环境问题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百年大计。所以希望当地政府能够站在当地长久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理性的规划和引导,既管理好围绕洱海沿岸民宿客栈、餐饮等业态的污物处理工作,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行业的存在其实对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必要载体,因此希望当地政府能够早日制定好管理制度,走出这个过渡期,既稳定了社会和市场秩序,又能更好让大理旅游进入到良性循环发展。
该负责人表示将积极主动地配合好当地政府,协助政府做好环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后民宿经营者的管理规范工作,并且愿意承担起因此受影响的民宿客栈经营者把他们的诉求更合理的反映到各行政管理部门,最终在当地政府和各类经营主体齐心协力的基础上,把大理依托生态为基础的旅游环境做到可持续性发展。
据悉,亚洲民宿产业发展促进会是由关心发展亚洲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民宿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和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民宿产业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组建起来。他们的职能在于打造围绕民宿业态的全产业链服务集成的理念,这个理念将为民宿产业发展树立标准、规则,让产业发展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同时把与民宿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各种服务资源进行融会贯通有利于民宿产业更好的发展。下一步他们将计划沿着国家战略高度的发展思维,将民宿业态内容分为几大板块,分别涉及到外交、民生、文化等相关领域。
民宿业态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服务板块,同时它也是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的背景下承担着带动提高人民生活经济水平方面的责任,它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沉淀和传播的义务。希望通过这次洱海热点事情反应出现有民宿业态的相关问题,给这个新生的业态带来社会各方面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为民宿未来的新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