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贸促会出口促进路线图》19日发布。记者从中国贸促会获悉,《路线图》介绍了中国50个重点对外贸易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形势和出口机遇,并向外贸企业和决策机构提出“一国一策”的针对性建议,希望通过提高贸易效率实现中小企业出口机遇。
《路线图》显示,2016年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依然是出口主力军,出口比重合计达89.7%,其中民营企业占比46.3%,出口额达9792.3亿美元,较2015年下滑4.5%。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2016年首次发布的《路线图》,今年的《路线图》通过对比的手段,呈现和解读一国进口来源地、进口规模及变化、自全球进口产品结构和自中国进口产品结构等,向外贸企业和决策机构提出“一国一策”的针对性建议,帮助企业分析出口机遇。
《路线图》详细展示了各国前十位进口的商品,根据数据分析,各国主要进口商品的结构呈现“油车药+三机”的特征,即能源、汽车、药品和手机、计算机、飞机,中国商品在手机、计算机等领域中占有显著优势。其中,手机出口额最高,达2015.3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9.5%;其次为计算机,出口额达1251.6亿美元,占比为2.9%。
《路线图》还详细展示了各国自中国进口的前十位商品,比如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欧美澳发达国家(不含德国),和以巴拿马、哥斯达黎加为代表的工业化进程较慢的发展中国家,均自中国进口大量的通信设备、计算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还有纺织品、家具、灯具、玩具等日用消费品。而以德国、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发达工业化国家,自中国进口大量的电子零部件、汽车零附件等工业半成品。以越南、波兰、墨西哥、巴西为代表的东南亚、东欧、拉美及非洲地区新兴经济体,则自中国进口大量电子零部件、服装原料、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工业半成品或用于工业生产的机械设备。
从贸易结构看,每个国家自中国进口的产品不同,针对目的国的不同贸易结构,外贸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出口策略。林舜杰以丹麦为例说,电子信息产品是我国的优势出口产品,丹麦自全球进口的电子信息产品份额非常高,但是自中国进口的该类产品的份额并不高。“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来开拓丹麦电子信息产品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