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刀鱼最高峰能卖7800元一斤!”一位渔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南通知名特色江鲜店“梅林春晓”老板说,今年他们饭店的刀鱼最贵时卖到6680元每斤,依然有不少外地的食客慕名而来。
“舌尖上的疯狂”演绎的是刀鱼濒临灭绝的命运,“天价刀鱼”背后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巨大隐忧。由于渔获量骤减,2013年,上海、江苏、安徽三地的长江刀鱼被列入国家保护范围。而在此背景下,刀鱼依然逃不出“人为刀殂,我为鱼肉”的魔咒,叫人不得不为今日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感叹。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被誉为中国的天然鱼仓。然而由于多年毁灭性捕捞、沿江大量电站的修建、围湖造田,多种长江鱼类难觅踪迹,长江生态链条断裂,生态系统面临崩溃。长江的四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暨豚、中华鲟、白鲟、达氏鲟多年难见踪迹,濒临灭绝,早已成为长江生态保护中的痛点。但是,“天价刀鱼”以铁的事实说明:珍稀鱼类灭绝的警钟似乎并没有敲醒昏睡中的人们。
“地球造就一个物种至少要200万年,而人类破坏一个物种也许只要几十年甚至几年。”中科院水生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曹文宣等14位院士联合起草的一份倡议书上有这样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江刀鱼的价格绝不止7800元一斤,它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说,应该是无价之宝。据《科技日报》报道,呼吁多年的长江全面禁渔已经到了征求意见阶段,计划从2020年起,在长江流域干流和重要通江湖泊全面禁渔,为期10年。这样的举措有利于形成基本稳定的种群,但显然,人口膨胀、工业排污、电站建设等远比捕捞更具毁灭性。立法保护长江生态已经迫在眉睫,建设长江全方位生态保护体系不能仅满足于禁渔。今年,湖北立法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和示范,我们期待,长江刀鱼能够早日在法治的江河里自由呼吸和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