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集聚高层次人才
产学研合作为“行星”插上翅膀
作者:
■周英武本报记者吴浩
产学研合作是激活企业自主创新、抢占行业制高点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捷径,更是集聚高层次技术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磁石。
注册成立于2004年12月的湖北行星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现在已是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集科研设计、加工制造一体化服务的中高端行星减速机专业制造企业,同时也是全球运动控制和动力传动领域的重要供应商之一。拥有国内外领先的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插齿机等生产设备350余台(套),检测设备50余台(套),形成了年产15万台精密行星减速机生产能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行星切实根据自己的现实需求,形成了多方位、多种操作方式的合作模式,以“以人才为根本,以坚持科研为出发点,以企业长远发展考虑”的产学研思维方式指导公司的发展,从而取得了如此长足的进步。
产学研合作是激活企业自主创新、抢占行业制高点的必由之路
2008年,公司决定上与伺服电机配套的中高端产品——高精度超低侧隙行星减速器项目。而在这之前,有许多厂家进行研究开发过,最终没能拿下。
没有超常的理念、超常的举措,就不可能完成既定的目标。公司决定和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合作,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技术及工艺,发挥武汉大学理论研究上的优势,于2010年成功合作研制出G系列行星减速器,打破了国外多年的技术垄断。该系列产品质量与性能与国外的不相上下,公司凭借服务好、价格低、交期快、个性化等特点,迅速占领这一市场。
自此,公司产学研合作这条光明大道越走越宽广。近年来,累计投入科研经费5000多万元,相继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从建立平台到人才培养,从共同研发到成果转化,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使公司不断抢占国内传动领域制高点,新产品层出不穷。如今,已拥有6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在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重工巨头里,在奥运鸟巢、北京地铁、北京市政等重大工程上,在机器人、雷达、航天发射平台等高精尖领域中,都有湖北行星的传动支持。
依托产学研合作,公司实现了制造向创造的华丽转身。截至目前,公司自主研制开发行星齿轮减速机系列产品18项,21项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技术被列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改变了我国中高端行星齿轮减速机完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捷径
为了延伸产业链条,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2014年,公司将重心放在了开发非圆齿轮项目上,但通过几个月的尝试,产品精度一直不理想。
2014年5月,正当公司为寻求技术突破苦无良策之际,市政府做媒联姻,公司和武汉理工大学签下合作协议,共建“武汉理工大学湖北行星传动装备工程研究中心”,陈定方教授率领专家团队入驻湖北行星,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开展非圆齿轮传动系统等5项技术攻关,构建了点对点的双向联合体产学研合作模式。
2014年底,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成功开发出的非圆分割器,现获得实用新型2项、发明专利2项,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从市场前景来看,这种经济形势预期至少维持15年以上。该成果应用于电子机械、制药机械、包装机械、数控机床自动换刀装置、纺织机械和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
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突破关键的技术瓶颈,2014年至今,公司还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研制的“谐波减速机”,已设计出样机,并制造验证,该成果应用于关节机械手、数控机床、装配装置、搬运装置等领域,预计2016年底成功推出,将取代进口产品,市场价值不可估量,能彻底改变全球绝大多数市场份额都被日本企业占据的局面。
同时,湖北行星与武汉大学共建“湖北省行星传动技术产学研共建研究开发中心”,被湖北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参与湖北省数控技术创新联盟及光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这些合作机构的建立,在实际意义上成为公司技术创新、技术难关攻克、技术队伍培养和促进高校派驻人员的平台,从理论的高度指导了公司技术创新的发展。
产学研合作是集聚高层次技术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磁石
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技术人才。公司通过委托培养、举办培训班、选派优秀科技与管理人才到高校科研单位深造等形式,培养出了一批高层次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公司现有员工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48%,拥有高、中级职称人员80多人。
2014年以来,公司相继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签订了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协议,并筹措30万元用于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公司为每位学生确定专人进行指导,积极开展企业文化、机械设计和加工工艺、公司产品应用领域与前沿发展等方面理论培训,有针对性地安排多部门多岗位进行锻炼。
实习实训大学生为公司注入了活力。每周例会,学生们就企业管理、技术改进、工艺改良等问题积极谏言,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2015年共提出合理化建议30余项,被公司采纳12项,为公司管理带来益处。
过去,行星公司到高校去很难招到优秀人才,因为学生们不了解黄冈,更不知道湖北行星,不知道湖北行星能提供的个人发展平台以及企业薪酬福利、企业文化、发展前景。近年来,通过吸纳高校大学生实习实训,共引进博士3名、硕士生8名,本科生12名。还有许多大学生表示毕业后首选到湖北行星工作。可以说,产学研合作,是聚集高精尖人才的磁石,这批优秀大学生的到来,既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公司引进人才发挥了良好的宣传效应。
据了解,长期以来,湖北行星公司一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通过不断的探索以及与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不断合作中,合作模式从科技成果交流,发展到现在经贸合作、人才培养、共建基地、信息交流等全方位、长期性、互动式的产学研合作。可以看出,湖北行星公司12年来的成功之路实实在在地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而产学研合作是拥有科技、人才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