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党建“内生化”的可能性
作者:
■刘迎秋
很高兴参加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研讨会。党组织与企业的关系,学术界一致认为是外生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0月16日讲到,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要融入,党的组织要内嵌。海江把这个含义扩大了,融入民营企业,内嵌民营企业,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党组织外生于企业,因为企业就是市场上资源配置和经营的组织,企业的天职就是参与市场竞争获取利润,实现企业发展,承担社会责任,包括企业营利、纳税、公益或其他活动,企业具有社会性。从现代企业的基本要素讲,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运营管理都没有党建。我们看西方的企业,它们有没有类似这样的政治组织在企业里起到组织管理和服务作用?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也没有,一般都是外生,但周海江做的工作都是内生的。从交易成本的角度,一个企业它作为组织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形成的。如果党的组织建设使得内部的交易成本大于原来,那党组织是绝对外生的,如果不是这样则会产生原生动力。把党组织从外生变为内生不是没有根源,西方的现代企业制度虽然建立了上百年,但它们仍旧面临挑战。我们的企业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变为发展基础和机遇。由于嵌入内生化,决策的结构发生变化。周海江是党委书记,今年又成为董事局主席,这是决策的内生化。
有的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怎么会有一个“+”就可以解决呢?这是解决不了的。我认为“+”不是外生的,很多事是内部做,外部也做,这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与其他任何企业制度不同的地方。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制度能否代表人类未来的新的现代企业制度?理论还没有给出定论,要靠实践来回答。(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