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山乳业遭遇生死劫

抵御诱惑脚踏实地才是实体企业做大做强唯一途径

作者: ■本报记者程景亮孙智

    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南大街111号甲的辉山乳业大厦从未如此引人注目。警车、话筒、相机与严阵以待的保安在这座大厦门前的空场上交织出诡秘的气氛。
    本月24日早盘11:30左右,港股辉山乳业突然跳水,狂跌超90%,创该公司史上最大跌幅,市值瞬间蒸发42亿美元。随后该股紧急停牌,停牌前跌幅达85%。与此前一年半的时间里,辉山乳业股价一直保持横盘的表现形成强烈反差。
    在此次被爆出大股东挪用30亿元账上资金投资房地产之前,辉山乳业一直是辽宁地区的明星企业。之所以被称为“明星”基于多重理由,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在2008年的那次中国奶业市场地震中,辉山乳业经受住了考验。
    从那时起,“自营牧场”首次出现在辉山乳业旗下产品的包装上,并成为此后辉山乳业迅速扩大东北市场占有率的开路先锋。
    时至今日,“自营牧场”依然是辉山乳业“打造国人值得信赖的乳品品牌”的重要支撑。
    在辉山乳业的官方网站上,“从源头解决乳品安全的核心问题”、“质量管控”、“质量保障”等涉及食品安全的文字描述占据了重要版面。
    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看得到的是辉山乳业在食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努力和付出,却看不透实体经济背后的商业逻辑。
    走出东北折戟河北
    2013年9月,辉山乳业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全球发行额13亿美元,上市首日市值近400亿港元,一路跻身当时中国乳业境外上市公司市值前三甲,同时也开启了辉山乳业的重资产扩张模式。
    在此前的10年间,利用地缘优势和行业深耕,辉山乳业坐稳了东北地区液态奶制品品牌的头把交椅。
    2013年,在市场募得资金后,辉山乳业已经不满足于偏居于中国庞大的奶制品市场中的东北角,谋划走出东北,加强东北区域外的市场份额。但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指出,“辽宁地区的明星企业”既是对辉山乳业的褒扬,同时也包藏着其布局区域外市场的不平坦。
    对于辉山乳业而言,必然早就预感到开辟新市场注定不会是一段安逸的旅程,但却未必会预料到阻击将来得这样猛烈。
    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当年,辉山乳业的液态奶产品就完成了对山东、河北、四川等新区域市场的初步布局。2年后,昔日凭借“放心奶”树立起良好市场形象的辉山乳业却在河北市场陷入“毒牛奶”丑闻。不仅仅是辉山乳业,连带着辽宁、河北两省的食药监局也卷入其中。
    虽然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拉锯式口诛笔伐最后以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一纸通报做了了断,但市场,尤其是河北市场已经将“可能是坏孩子”的标签贴在了辉山乳业身上。
    在资本市场上,受此事件影响,辉山乳业一度停牌。复牌后,早盘曾一度大跌17%。辉山乳业的主要股东也纷纷增持,累计增持1629.3万股。
    但河北市场的折戟沉沙却并未减缓辉山乳业布局全国的脚步。2016年5月,辉山乳业在江苏盐城液态奶加工工厂落成投产,设计产能18万吨/年,专注供应上海、江苏、浙江及安徽等华东地区市场。
    “自营牧场”的红与黑
    辉山乳业董事长杨凯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奶源建设是乳制品企业发展的根本,关系到产品品质高低和消费者的信任度,因而中国奶业改革必须坚持全产业链模式,从源头开始保证中国奶业的食品安全和产品品质。
    在杨凯所坚持的全产业链模式中,“自营牧场”举足轻重。对于辉山乳业而言,“自营牧场”既是核心生产力,也是金字招牌。
    2008年,现任辉山乳业高级副总裁,时任沈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的徐广义就曾表示:“在这次全行业的危机中,是自有牧场站出来救了辉山奶。”
    但几乎无人能想到,8年之后,知名做空机构浑水公司却以“自营牧场”为突破口,向辉山乳业扣动了扳机。
    2016年12月16日,浑水发布做空辉山乳业的报告,围绕辉山乳业的苜蓿来源和产奶量等问题发起攻击。做空报告发布当天,辉山乳业紧急申请短暂停牌,当日股价跌幅2.14%。3天后,辉山乳业复牌,浑水二次发布做空辉山乳业的报告。
    在针对辉山乳业的做空报告中,浑水首先质疑辉山乳业牧草供应来源涉嫌欺诈,不是其宣称的自给自足,而是从第三方购入。更严重的是,浑水还质疑辉山乳业存在资本开支造假、董事局主席转移资产。
    而此次坊间传闻关于引爆辉山乳业股价暴跌的重要诱因便是辉山乳业大股东挪用30亿元账上资金投资房地产,资金无法回收,导致资金断链。
    虽然目前此传言尚未被坐实,也没得到辉山乳业方面的正面回复,但回想浑水此前的做空报告,想必此传言也非空虚来风。
    达摩克利斯之剑
    虽然辉山乳业是辽宁的明星企业,但此次港股百亿元的缩水事件并未在辽沈地区激起太多涟漪。微博、微信朋友圈中关于此次事件的转发与关注度甚至远远比不上周末对踏青路上交通拥堵的抱怨。
    辽沈地区一些相关人士对此次事件的态度更多的则是唏嘘。
    一家民营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辉山乳业暴跌的原因搁置不谈,单就实体企业融资而言,此次事件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无论是基于资本的趋利性,还是人性中的急功近利在作祟,相比较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实体企业对资本的吸引力有限。因此,参与到资本市场的实体企业玩家的头上始终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既能伤人,亦能伤己。
    “希望辉山乳业真如自己所说,是一家能够经受得起考验的清白企业。”另一位民企老板则有些欲言又止。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58年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一位从事对外经贸的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有些企业,本行还没有完全成功,便开始玩投资,做房地产,甚至做保健品,打着“多元化”发展的旗号忙着圈钱,是典型的不务正业。而实体企业做大做强没有捷径,唯有以深耕务实,脚踏实地做支撑。
    在该人士看来,类似事件中,辉山乳业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他依然呼吁企业家们将更多专注放在某一领域内,在自己擅长的行业内越做越深,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针对此次事件中辽宁省政府的出手救市,有评论人士撰文表示,事件涉及80多家公司和4万多名员工,政府出手无可厚非,但救与不救既要体现态度和意愿,更要体现智慧。希望事件能尽快回归到法治化、市场化轨道,圆满解决,重拾市场对企业的信心,也重拾投资对辽宁乃至东北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