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县建材机械业商会创新服务
作者:
■本报记者朱晓萌徐泽余吴志全王海军
近日,江苏省海安县天朋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纯兴奋地告诉记者,怎么也没想到,一天前才向到企业走帮服的县人社局副局长、县建材机械业板块培育办副主任钟晓卫反映,企业发展中急需提高职工电焊、自动化水平,而走出国门的工程技术人员还须持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等难题,很快就有了回应。
企业发展遇难题,不及时帮助解决就会影响发展,钟晓卫当天晚上,回到局里,连夜召集相关科室负责人开会,急事急办。第二天县人社局就业处副主任邵雪梅,就带着该局县人社局就业培训、劳务合作科4人前去厂里现场办公,根据企业要求谈妥从三方面服务:一是对企业在岗职工进行“5+1”式技能提升培训,即一个星期,5天企业上班,1天培训,通过培训,职工专业技能显著提升,5天工作达到6天的工作效益;二是组织退役军人进行技能培训,安排进企业工作;三是由县人社局到大专院校邀请专业教师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
阳春三月,该县建材机械业商会响应江苏省委开展“走帮服”下基层为企业服务的号召,对所属20多家企业逐家走访,了解企业发展中的难题。江苏海建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近50年的老企业,这些年由原来大小订单不断,生产忙不过来,员工超千人,到近年随着去产能,降污染,水泥建材机械市场变小,产品难销,货款难要,员工只剩300多人,为走出困境,企业联手中绿能等央企和山东海洋大学等大专院校,成立新产品开发部,开发处理化工固危物焚烧炉、农作物废弃秸杆处理等新产品,向环保转型升级。目前几位股东分别出发找项目,抓好清收欠款,和产品销售。商会走帮促的同志听了报告后,建议该企业不能用传统的眼光做传统产业,要立足实际利用自身机械设备齐全优势,逐渐转型升级;不搞小而全,多而全,要紧跟国家政策,进行科技创新,结合2025制造,开展智能制造,融合互联网进行产品销售,努力提质增效。
位于曲塘镇工业集中区贸源路的江苏福莱欧工业制带有限公司业主是个四十刚出头的年青人,虽然年龄不大,在上海和海安办有两家企业,产品生产销售做得风声水起,在国内销售红火。县建材机械业商会来企业调研时,老板花文杰说,企业做到这阶段,想走出国门,寻求更广阔的市场,把产品销往国外,可对做出口贸易业务生疏。县建材机械业商会秘书长、江苏鹏飞集团副总贲道林,结合自己企业30多年做外贸出口的实践,向花文杰说,走出国门有许多门坎。他接着介绍了如何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争取展位,规避风险的经验教训,要企业多争取机会参加国内外产品展销,与国内外客商建立广泛联系,只有抓好国内外两个市场才能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好。花文杰高兴地说:“听了贲秘书长介绍受益很大,诚恳请求商会今后多搞这样活动,建议商会常下基层,或把成员组织起来活动,互帮互学把全县的建材机械业做得更大更强。”
为解决这次走进企业中了解到企业普遍反映的招工难、觅才难问题,县建材机械业商会,县建材板块培育办利用人社部门牵头建材机械业的优势,计划用多种形式帮企业培训人才,提升专业水平,还与广西、西安等地人社劳动部门、职校联系建立6个招工引劳、招才引智基地,开展两地交流,为发展壮大建材机械业经济打下牢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