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三权分立” 确保传承永续
——从华为难选接班人看职业经理人管理体系建设
作者:
■司马岩
华为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当代最具有时代特征的励志故事。30年前,一个已经44岁的中年男人在被国企除名老婆又跑了,背着200万元的巨债来到深圳创业,住棚屋,吃不饱饭,这个人就是任正非,他一手缔造了华为的商业帝国。从30年前深圳市区的一间破旧厂房,到如今,它的通信设备已经覆盖了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超过1/3的人口,4G设备已进入了140多个国家的首都。他用30年的时间打败一个又一个国际竞争者,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国际通信帝国。
随着任正非步入古稀之年,华为的接班人问题引来了全世界的关注。辉煌了30年的华为,还能一路辉煌下去吗?企业接班人的选择至关重要,深知这一点的任正非为此花了不少心思。首先他推出了独创的“CEO轮班制”。在华为公司,CEO由8名高管轮值出任,任职期为两个月。CEO作为企业最高行政首长,以高层管理团队轮流坐庄的方式产生,对企业战略策划和制度建设短期负责;而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由高层管理团队的成员分头负责。显然,这是一种独特的制度设计,最大的特征就是最高行政首长并非生产经营决策者,而是战略策划和制度建设的主持者,而且只是短期负责。
轮值的好处是,当值CEO不得不放下身段,协调各个部门,争取别人对他决议的拥护,打好群众基础,平衡各方利益,把他管辖的部门带入到全局当中,使公司各部门得以均衡发展。
但是,无论从企业的成长性还是稳定性来看,都需要一个稳定的CEO。一个企业三天两头换CEO,不利于战略的执行和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前者推行的制度还没焐热,新上来的就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在CEO轮值制度的作用下,决策效率与决策执行的连续性都会大打折扣。因此,任正非才会说:“华为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好的办法。CEO轮值制度是不是好的办法,需要时间来检验。”在CEO轮值的制度下,能够更好地看清每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对企业的把控力以及方向的选择,即使选错,也还有纠错的机会。这可能也是对接班人的一种考验吧。
从华为内部的虚拟股来看,公开资料显示任正非只占华为公司股票的1%,剩下的大部分都在华为员工手上。也就是说,任正非无权决定继承大业的人选。一旦在未来某个时间退隐,华为势必只能在轮值的8名CEO内选出新的掌门人。
非嫡系接班人徐直军
徐直军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的高才生,博士毕业,1993年加入华为,历任公司无线产品线总裁、战略与Marketing总裁、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公司EVP及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等。
在他的带领下,华为不断加大对基础科学技术和基础工程技术的创新投入,保持了保持在ICT核心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关于徐直军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自从他2008年他上台后,提出了著名的3年把华为建设成为中国从事研发人员向往的地方的目标。随着时光流转,3年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华为人于是亲切地称呼他为徐三年。
嫡系“公主”孟晚舟
20年,从前台接待员到华为CFO,世人只知她叫孟晚舟,却不知她是任正非的女儿,直到2013年消息披露,大众哗然:她公开身份之时已在华为蛰伏20年之久。在华为人的眼中,孟晚舟待人随和,毫无老板女儿的架子。关于她的传闻都是在她走上台前直面公众后才被知晓的。硕士学历,吃苦耐劳,品性纯良,对待员工没有“公主”的娇气也没有“准接班人”的傲气,在公众的眼中还是有名的才女,不但能够肩负起华为庞大的财务工作还在各大高校进行演讲,源源不断地为华为输送人才的新鲜血液。如说徐直军的策略让华为走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孟晚舟的财务系统改良和优化就是给华为直接换了一副血管,让华为能够更畅快奔跑。
嫡系“王子”任平
中国自古以来有“子承父业”的观念,任正非的儿子任平曾在华为旗下市场部、采购部、中试部等部门锻炼多年。但与徐直军相比,他的业绩不够突出,跟孟晚舟相比,他不够“亲民”,如此看来,最大的优势恐怕就是父亲的宠爱了。
任正非曾说道:“华为所有员工将集体决定公司的命运,怎么可能由一个人决定这个事怎么做呢?华为从创立那一天起,确立的路线就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
华为的接班人问题还在继续,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问题是所有民营企业都将会面临的,如何更好地解决,需要尽快建立全社会认可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管理体系。
企业“三权分立”确保传承永续
民营企业因接班人不力而导致企业倒闭的例子屡见不鲜。企业继承人和职业经理人争斗也由来已久。民营企业接班人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处理不好随时会引发企业动荡,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个时候政府和行业管理组织不能缺位,不能放手不管。社会上一直有一种说法是:要让企业的经营权、所有权、监督权分离,建立“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协同发展。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作为职业经理人的行业管理组织,应当抓住这个机遇。应当加快建设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管理体系。制度是根本,管理体系是抓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还要两手一起抓。民营企业的接班人问题这几年集中爆发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要勇挑重担,及时有效介入,为民营企业解决接班人问题提供有效方案。建议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可以与民营企业探讨共同成立“职业管理基金”,在企业新老交替过程中,可以接受企业委托代管职业经理人团队,可以把企业自聘的职业经理人转变成由企业委托“职业管理基金”代为选聘、解聘、监督、管理甚至是薪金的发放。定期由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组织第三方律师和审计对职业经理人团队的尽职情况进行调查审计。这样即便经过几代人后也能够保证企业的所有权不会发生变化。而职业经理人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降低了职业经理人谋朝篡位的可能性。这就要求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作为行业管理组织,非营利机构,必须客观公正,接受社会监督。如果按照这种设想,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的雏形就出来了。这将是社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一个有效尝试,而这也将会为百年企业、财富传承打下基础,让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给企业所有者、财富继承者吃个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