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2月工业、投资、消费等经济数据,数据显示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发展态势继续改善,经济开局良好。其中,民间投资实现去年3月以来最快增速。
物价就业平"稳"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态势。这其中,增速稳、物价稳、就业稳是重要方面。进入2017年,中国经济运行延续良好势头,供需有所回暖。
1至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工业结构继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1.9%。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1至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6.7%,比上年加快3.5个百分点,为上年3月份以来的最快增速。
1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12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1.9%,比上年全年加快5.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盛来运说:"1至2月份国民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势头,积极变化累积增多,发展态势持续改善。"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梁婧认为,工业增长加快主要得益于投资加快、房地产火热和出口改善。不同于2011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增长逐年阶梯式放缓的走势,今年前两个月工业增速首次高于上年,企稳态势比较明显。这主要在于年初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加快、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出口超预期增长等的拉动。
改革深入推"进"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不仅"稳"的基础在加强,"进"的力度也在加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2月份,煤炭产量下降1.7%,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4.6%,央企负债率、主营业务成本有所下降,补短板的投资继续加快,"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继续显现。
创业创新蓬勃发展。盛来运介绍,有关数据显示,1至2月份,全国新登记企业继续快速增长,日均新增约1.2万家。
新动力加快培育。统计显示,1至2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比去年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1.9%,比去年全年加快5.7个百分点。
服务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1至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2%,增速比去年12月份和去年同期均有所加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表现强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企业效益明显改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改善的态势正在形成。
市场预期向"好"
梁婧分析认为,在经济趋稳向好、产品价格回升、政府着力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影响下,预计工业企业盈利仍会延续改善趋势,这有利于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和能力。目前来看,企业产成品库存已开始增加,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也逐步回升。
但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一方面,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需增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地区经济走势分化,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2017年是去杠杆、去产能推进的深化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控制总杠杆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
“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努力巩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好苗头和积极变化,夯实稳中向好的基础。”盛来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