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有效途径

作者: ■米广弘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切实可行的办法和行之有效的途径。
    第一,表彰奖励社会各阶层的优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如今许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就是统一战线对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表彰。
    第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积极参与“感恩行动”。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建立“感恩行动”电子档案,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在应对各类危机中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保就业,最大限度做到不裁员,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共渡难关。
    第三,光彩事业是一项开发式扶贫的社会事业,20多年来发展成为民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后劲的重要渠道。统战部、工商联要加强对光彩事业的领导,为光彩事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各级光彩事业促进会要加强自身建设,规范内部管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增强履职的能力。
    真诚服务。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化危为机、创新发展。为企业做实事,帮企业分忧解难,引导企业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要深入企业,开展应对危机调研,尤其要引导企业把应对困难与调整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善抓机遇,创新发展。
    规范体制。采取由企业家担任会长,机关工作人员担任商会副秘书长,有条件的商会聘请专职副秘书长的模式。让那些热心商会工作,具有奉献和服务精神,能为会员多做实事,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在本行业内企业块头大,有影响的企业家担任行业商会会长职务。通过组建行业商会,把一批有影响的企业家紧紧凝聚在一起。聘请与该行业有业务联系的政府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名誉会长、顾问等职务,通过他们直接向政府反映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
    注重实效。继续抓好“光彩行”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光彩事业生态行”“光彩事业教育行”,全力组织和发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捐资助学活动,资助考上高中和大学的贫困学生;开展“光彩事业救助行”活动,组织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去农村、城市特困户家中,为困难群众办实事,送温暖,扶贫济困,献爱心,使困难群众感受到温暖;开展“光彩事业助村行”活动,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深化“百企帮百村”活动内容,通过捐资、修路、办厂、招工、培训等多种途径,为新农村建设带动一批产业,带活一方经济,带上一批项目,带出一批能人,为推动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系统战理论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