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聚英才 当好“娘家”增活力 形成合力谋跨越

湖北郧西县工商联抓“五好”建设有良方

作者: ■本报记者吴浩通讯员周英
    湖北省郧西县工商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严把“五好”建设标准,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断彰显,凝聚力不断增强,整体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
    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工商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严把“五好”建设标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有力促进了郧西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截至去年底,郧西县非公经济组织达2.1394万个,占该县经济比重的98.12%,非公经济已成为支撑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主力军。
    郧西县工商联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断彰显,凝聚力不断增强,整体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2014年以来,连续两年被授予湖北省“五好”县级工商联,两次代表十堰市在湖北省工商联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2016年5月被确认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
夯实基础搭建平台聚英才
    郧西县工商联将县内外非公企业业主资料进行汇编,利用商会换届选举时机,精心挑选社会责任心强、影响力好、有担当奉献精神、有参与商会意愿的企业家担任工商联兼职副主席,利用其社会感召力,让大量企业家主动向商会靠拢。截至2016年底,郧西县工商联组建基层组织28个,其中乡镇商会18个,异地商会3个,行业商会3个,专业合作社4个,充分显示了工商联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全面组建乡镇商会。主动争取县委重视和支持,下发了《加强乡镇基层商会建设的意见》。班子成员每人负责联系两个乡镇,指导乡镇商会规范发展。在引导商会服务好本地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乡镇商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等有机对接,拓宽了商会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服务的功能。2009年以来,郧西县18个乡镇(场、区)有9个乡镇重新成立商会,基层商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
    精心建好异地商会。注重在“精”字上下功夫,认真搞好联络和服务工作,为郧西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搭建抱团发展、回报家乡的崭新平台。2012年5月1日,继郧西县十堰商会、灵宝郧西商会成立之后,郧西第3个异地商会广州郧西商会成立,并逐渐成为该县在珠三角一带招商引资和项目推介的桥头堡。
    积极筹建行业协会。近年来,郧西县旅游经济发展较快。郧西县工商联适时加强指导,引导县旅游业、餐饮业、婚庆业等进行资源整合,相继成立餐饮、婚庆等行业协会,促进了行业自律发展,为规范行业服务、提高旅游开发水平打下了基础。
健全制度当好“娘家”增活力
    为促进商会更好地发挥作用,郧西县工商联围绕“党和政府放心、会员单位满意、人民群众称赞”的目标,注重落实三项制度,提高会员素质。
    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商会管理”“联系非公企业”等系列制度,为进一步加强乡镇商会、异地商会和行业协会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目前,各商会基本实现了“机构有牌子、队伍有班子、办公有场所、运转有经费、日常有活动”的“五有”目标。
    建立横向联系制度。积极组织企业家建言献策,搭建了政府领导与企业家对话平台;与司法部门加强联系,建立非公经济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援助服务,搭建会员企业维权平台;与金融机构沟通联系,为会员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搭建了银企对接平台;积极与外地企业交流合作,搭建了联谊交流平台。
    落实参政议政制度。把优秀的会员代表推荐到各级人大、政协中担任代表和委员,让他们参政议政。目前,郧西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进入县、乡(镇)两级工商联(商会)领导班子担任会长、副会长职务的有98人;担任市、县、乡(镇)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有76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人。
围绕发展回报桑梓展风采
    以商招商,壮大“回归经济”。通过商会平台,多次组织企业赴西安、襄阳、北京、珠三角等地学习交流,邀请外商到郧西考察项目。促成武汉刘金成回乡投资1.2亿元开发水电站、江苏谢守富投资2亿元生产聚丙烯、天津饶会均投资1.5亿元开发龙潭河4A景区以及一系列重大项目落户郧西。几年来,由商会牵线搭桥引进项目8个,引资10亿余元,回归人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30多家,安排下岗职工3000余人就业。郧西县工商联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
    以商联商,展现“光彩效应”。充分发挥工商联的统战性、民间性优势,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据不完全统计,郧西县外出成功人士、民营企业家、非公经济人士为家乡社会公益事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精准扶贫结对共建等捐款捐物累计已超过6000万元,彰显了新时期企业家的良好风貌,弘扬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以商扶商,促进共同发展。组织会员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携手共进”活动。郧西县内有20多家企业与外地企业建立对接协作关系,在信息与资源上共享,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强化创新形成合力谋跨越
    郧西县工商联主动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积极开展工作创新,不断强化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和经费保障,一批长期困扰工商联发展的突出问题整体上得到有效解决,为工商联谋划科学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认真落实党委、政府领导每年听取工商联工作专题汇报的制度,党委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听取工商联意见的制度,工商联换届、届中调整时在主要领导的选配上听取一级统战部、工商联党组意见的工作制度。建立党委、政府促进两个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将办公室设在工商联。明确工商联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成员单位。
    健全机构,强化队伍保障。以“干部队伍充实、有人能干事”为目标,切实加强工商联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去年先后吸收了26家社会责任感强、企业规模大、社会效益好的新会员企业入会,壮大了工商联队伍。
    满足工作需要,强化经费保障。2016年,郧西县工商联各项经费总额达36.2万元,极大地改善了该县工商联办公条件。同时还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纳入同级党委组织部的人才培训,安排专项培训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