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宣传培训,引导教育有新亮点;加大实地调研,参政议政有新成效;拓展交流平台,经济服务有新突破;扩建服务平台,法律维权有新举措等等。红河州工商联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服务的抓手,取得了阶段性的喜人成绩
“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地开展服务,引导企业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是工商联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关键所在。”在日前召开的云南省红河州工商联第四届执行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红河州工商联主席李满强调,2017年红河州工商联将在更接地气的一揽子工作上突出强化服务。
据悉,坚持“八字”方针,发挥“五项”职能,突出“三性”独特优势,促进两个健康,夯实组织建设基础,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入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强化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弘扬光彩精神,扎实开展精准扶贫。这就是红河州工商联今年的工作目标。
记者采访了解到,红河州工商联将深入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守法诚信,坚定发展信心,坚定理想信念。将深入贯彻红河州委、州政府出台的系列非公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引导非公经济参与实施“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三大战略。将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引导非公经济组织为红河州如期精准脱贫贡献力量。将扩大交流合作,拓展服务领域,引导非公经济“走出去”;建立商会联谊制度,规范开展商会联谊活动,打造行业互助、强弱相扶、强强联合的合作平台。将积极发挥维权机构作用,强化法律维权服务,增强非公经济人士法律意识,切实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将积极巩固发展基层商会组织,继续推进“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和乡镇商会“五个一”工程建设,细化规范基层商会、会员管理工作;探索开展工商联执常委履职综合评价。此外,还将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坚持从严治党,切实抓好机关党建、工会、妇女、综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提高两个健康服务能力。
据悉,截至去年6月30日,红河州民营经济组织发展达18.23万户,比2015年同期增长10.88%;注册资金823.5亿元,比2015年同期增长29.44%;吸纳社会就业63.26万人,比2015年同期增长25.09%;上缴税金11.57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9.99亿元,比2015年同期增长11.8%;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9.87亿元,占红河州GDP的35.2%,比2015年同期增长9.9%,增速走在云南省前列。非公经济已成为促进全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安排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
去年,红河州工商联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服务的抓手,取得了阶段性的喜人成绩。一是突出宣传培训,引导教育有新亮点。深入开展了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拓展组织教育培训、召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座谈会、外宣取得新突破。二是加大实地调研,参政议政有新成效。开展基层大走访、专项调研等活动,并建立激励机制,建言献策成效显著。三是拓展交流平台,经济服务有新突破。加强了银企合作,帮助企业融资,融入滇中,扩大经贸交流,提升对外交流能力,“贷免扶补”和“两个10万元”工作业绩显著。四是弘扬光彩精神,履行社会责任有新进展。有效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积极开展光彩事业边疆行活动,深入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履行社会责任。五是扩建服务平台,法律维权有新举措。加强法律维权机构建设,设立微信服务号,加强与职能部门的对接,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提供法律维权服务。六是强化基层基础,组织建设有新发展。深化了“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开展横向联谊、新春慰问等活动,强化后备人才库建设,优化会员队伍结构。七是开展“两学一做”,机关建设有新转变。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按期换届党支部,积极开展组织培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