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政策不一 地方保护色彩浓厚

江西外来新能源汽车“火力”不足

作者: ■本报记者江丛干通讯员萧梦

    “这台车是今年4月份买的,江铃E100,纯电动的,主要用做平时上下班的代步工具,从不开长途。”南昌市民樊美女士告诉记者,“当时买这台车,主要是考虑它小巧、环保,停车方便,而且成本也不高。”
    如今,购置一台小巧玲珑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越来越多都市年轻人的首选。在南昌,却出现了“有车不敢卖,买车百般周折”的窘境。
    早在2013年,南昌就成为了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同一批入选的城市杭州、西安、成都等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已如火如荼,配套设施亦是日渐成熟。但南昌市场却一直不温不火,无论政府或是大多汽车企业都显得“火力”不足。
    而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汽车品牌厂商的加入,南昌本土企业也开始“抢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蛋糕”。
    发力新能源汽车
    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集体发力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达到43.9万台,同比增长44.27%。同时期,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40.2万辆,同比增长60.4%,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各类资本蜂拥而至,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投资热潮。
    江西凭借雄厚的汽车制造产业基础和各项利好政策,正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的热土。先有多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先后落户赣州市经开区、章贡区等地;接着,总投资30亿元的新能源智能车辆制造项目落户瑞昌;直至近期腾讯参投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上饶,各类大、新项目纷涌江西。而江西本土的汽车制造企业亦是集体“试新”。
    记者采访发现,江西本土车企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时间并不算晚。早在2009年,南昌就成为首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2014年,南昌首辆纯电动汽车上牌上路;2015年底,江西省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已有江铃集团新能源、北汽昌河、汉腾汽车等9家,产能突破1.5万辆,产销量超7000辆,同比增长12.8倍。而南昌也超额完成推广1300辆新能源汽车目标任务。
    有业内人士介绍说,目前江西省内主要汽车制造企业基本都涉足了新能源汽车开发。在乘用车领域介入力度最大的,当属江铃集团,该公司开发的E100、E200纯电动轿车已上市销售,最高时速105公里,续航里程最高170公里。截至2016年底,这两款车型的产销量突破21000台。
    除了汽车生产企业发力,江西相关政府部门也在极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记者采访了解到,南昌儒乐湖新城已规划了5平方公里专门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建设全省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以及以电池、电机、电控三大电系统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同时,南昌推出不限号行驶、停车费减半、免车购税等系列优惠政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倒逼充电设施的建设。截至2015年,南昌已建成6座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充电桩数量达到552个,占全省总数量40.9%。而2016年,南昌已出台《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底,全省建成充电站260座,充电桩约10万根,满足超过1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个人在小区有车位,可以安装充电设施;高速公路也将建设快充网络,让跑长途的电动汽车不用担心没电。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是自主品牌发展的一个新突破口,而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未来5年内将爆发式增长的行业。“南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得挺快,目前已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江西省知豆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知豆”)副总经理叶青义说。
    市场万象
    要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必然要打造品牌企业。作为江西第一车企,江铃成为了江西新能源汽车排头兵。
    2016年12月27日,继北汽新能源、长江EV、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之后,江铃集团新能源成为第7家成功拿到独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而江铃集团也开启了新一轮新能源战略规划,开发多款新能源车型。
    此外,江铃集团总投资31亿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也正在筹建中。“接下来,江铃集团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还会有更大的战略动作,将搭建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江铃集团董事长邱天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为了助推江铃集团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政府也给予了诸多帮助。日前,南昌市财政局向社会公布了2016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省级补助资金1765万元。其中,江铃控股有限公司获得1729万元,江铃集团晶马汽车有限公司获得36万元补助。
    樊美告诉记者,买车时,江铃E100在工信部的价格表中显示是15万多元,但她却只花了3.4万多元,政府一共补贴了约12万元。“不过,听说现在政府补贴减少了。”
    相比江铃集团新能源的风生水起,江西其他汽车品牌厂商和经销商就略显困顿。记者了解到,新能源汽车价格普遍较高,没有享受到补贴政策的新能源汽车的售价基本都超过10万元。但为了占据市场,厂家会降低车子的售价。“政府的补贴迟迟不到位,而车子的成本无法降下来,所以每卖一台车都是亏本的。”叶青义无奈地说道,“我们今年的销量仅为700余台,江铃集团新能源的销量应该突破5000了吧。”对此,南昌市财政局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有关部门确实制定了多项补贴规划,但目前真正落到实处的却不多。
    “今年以来,我们店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不超过10辆。”南昌市比亚迪汽车4S店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比亚迪在外省其他城市的4S店相比,南昌门店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没有优势。
    比亚迪作为跻身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先地位的品牌厂商,为何在南昌市场的销售却遇冷呢?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与南昌市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地方保护色彩浓厚有关,外来品牌汽车厂商的补贴仅有国补一项。而比亚迪的一辆新能源汽车售价在20万以上,国补仅有4万元左右,消费者购车需花费16万元左右。相比于在大力扶持下,售价仅需几万元的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在江西市场毫无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
    另据记者了解,江西第一家新能源汽车4S店——江西云锦4S店,早前也因为经营压力大退出了南昌市场。
    待解之困
    在采访中,南昌市民王博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江铃E100为例,一台车3万多元,续航里程为150公里,花费约为9元钱。而燃油汽车跑150公里,大概需要100元油费。相比于燃油汽车,新能源车既便宜又环保。”但即便如此,王博表示,自己现阶段仍然不会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现在还不方便开长途,而且南昌目前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充电麻烦。”
    王博所担心的也正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所要突破的最大困境。
    “我们的电池是与特斯拉一样的三元锂电池,充一次电需要6-8个小时,可行驶160-170公里。”江铃集团新能源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新能源汽车有别于传统汽车最大的特点是,它主要是以电池为能源载体的电动汽车。但电池需要充电且寿命不一,而这也恰恰是困扰着江西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难题。
    要把电池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重要性讲清楚,有一个颇为形象的比喻。把开车比作一次长途旅行,电池便是干粮。长途旅行最大的一个禁忌便是行李过大过多过重,所以我们准备的干粮是分量轻又特别能充饥的。而车能跑多远,关键要看电池能用多久。但多装电池却不是最佳解决方式,因为多装电池会加重车身重量,造成行驶过程中耗电量加大,使用成本增加。所以,对于电池的要求是小、轻且耐用。但目前市面上的电池,寿命普遍在5-6年,续航里程在150公里左右,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爱在心口难开”。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在江西还面临着其他挑战,如充电基础设施和整车的进度不相匹配、车子上坡行驶难以及市场推广困难等。
    “南昌新能源汽车与北方城市相比,存在差距。城市配套建设不完善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说。此前,南昌市区虽已建成多个充电桩,但主要集中在新区,分布极不均衡。而且,充电桩的接口也未能按照国家标准建设,致使多个充电桩被废弃,甚至有部分充电桩从未使用过。因此,充电难题也让新能源汽车市场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经过两年多的推广和投入使用,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由好奇到如今的了解,但还远远不够。政府应当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环保、便捷等优势的宣传。”叶青义说,“政府在规划建设充电桩时应考虑充电接口的标准,按照通用的国家标准来建设。同时,各区域的充电桩数量和分布应该合理,且与使用率相匹配,在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可适当增加充电设施的数量。”
    一位投身汽车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分析,或许到2018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爆发时期,提前进入市场化阶段。因此,2017年或成为各大汽车企业争夺市场的关键。而在当下新能源汽车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中,年轻上班族人群和家庭是消费的主力军,个性化和实用性成为新能源汽车生产新的挑战。“在南昌这个城市,并不是谁的销量先达到10万、20万辆车,谁就获得市场优势。”一位市民直言,并表示自己更看重车子本身,如实用、舒适和安全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