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带着清新正能量的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队伍成长起来
一个充满年轻基因的非公经济人士组织结构日益发展成熟
“理想信念”振奋精气神、“众创众行”激活末梢神经、“新老互动”传递正能量……2016年重庆市各级工商联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突破。从重庆市工商联青委会成立到全市青委会组织实现全覆盖,两年多时间里,一支带着清新正能量的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队伍逐渐成长起来,一个充满年轻基因的非公经济人士组织结构日益发展成熟。
起承转合,同行路上坚定理想信念
“信念是企业家之魂,我们‘年轻一代’只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才有发展希望,才是正确方向。”谈到理想信念,重庆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张镜如是表示。
去年以来,重庆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培育工作的头等大事。以持续深化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为重点,把握年轻一代的个性特点,通过开展座谈交流、集中学习、专题培训等多项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经常化、长期化。
在众多活动中,与老一辈工商业者的亲密互动令青年企业家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在看望了新中国第一位带头当工人的老板娘何玉兴老人后,重庆威琅集团董事长黄义奎说:“感谢老工商业者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做出的贡献,我们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努力工作,传承好老一代工商业者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事实上,重庆市工商联自开展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工作以来,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新老交替和代际传承的关键时期,用老一辈工商业者精神资源引领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去年初,重庆市工商联制定下发了《重庆市工商联青委会与原工商业者联系制度》,明确青委会委员联系对接原工商业者,围绕生活、健康、思想及诉求等方面进行互动,确保每年重要节日和原工商业者生日上门走访至少两次以上,并与本人和其子女进行经常性的电话联系,结合实际情况帮助老同志解决生活困难。重庆市各区县工商联在第一时间同时推进这项工作。2016年,重庆市共有360多名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其中,看望老工商业者570多次。
凝聚共识,年轻力量点燃燎原星火
2014年5月,时任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和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共同为重庆市工商联青委会授牌,开启了全市青委会工作的品牌之路。2015年,重庆市工商联青委会工作因“可操作、易复制”,被中央统战部评为统战工作十大创新亮点。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后,重庆市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部署,于2016年初提出区县工商联青委会全面覆盖的工作要求。截至2016年底,重庆市38个区县成立了工商联青委会组织,3000多名青年企业家在工商联的旗帜下集结,青委会“圈粉无数”。
随着青委会组织的日益壮大和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的日益成长,市区两级工商联青委会已经成为在重庆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发挥作用、直接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组织。重庆阿兴记产业集团副总经理毛鸿杰在就任渝北区青委会会长时感从肺腑地说:“青年企业家的成长刷新着青委会成立的速度,青年企业家的使命承载着党委政府的信任,青年企业家的机遇昭示着时代发展的希望。”
市区两级工商联为青年企业家成长搭建锻炼平台。邀请青委会班子成员列席市区非公经济联席会议、工商联执(常)委会议,组织青委会成员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视察调研等活动,充分发挥他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作用。2017年重庆市两会期间,市工商联推荐了10余名青委会委员以市民代表、列席委员等形式,在重庆市参政议政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市区两级工商联对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重点纳入后备人才库,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培养,并积极推荐进入市、区(县)各级工商联、光彩会和商会组织任职。
2016年区县工商联、区县人大政协换届,共有340余名青委会委员在区县工商联担任执委以上职务,其中92名担任副主席职务。185名青委会委员担任了区县政协委员、48名委员当选了区县人大代表。
谋远固本,创新服务注入蓬勃活力
“青委会就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共同碰撞的大家庭、大平台。在这里,再小的声音,也能引起大家的反响;再小的力量,也能推动大家的成长。”这是跨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助理韩路阳在重庆市2016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培训班上的感言。通过组织培训,工商联为青年企业家们提供了互动交流、共同了解、深化合作共同受益和学习培训共同进步的机会,极大地增强了青委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去年以来,市区两级工商联共筹集400余万元专项经费,举办了16个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专题培训班,参训达1050余人次。为了使培训内容更加贴合年轻一代企业家的需求,每一期培训课程,都精心筹划、结合实际,上红色延安,进绿色军营、到五彩校园……
年轻一代企业家在参加延安培训后,在区县广泛宣讲培训体会,传播延安精神,13名委员1万余字的心得体会在《中华工商时报》登载。“我参加的培训班很多,但最精彩、最有吸引力的还是青委会的培训班,大家相处非常融洽,我也为很多年轻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感到佩服,很荣幸能够加入青委会,很荣幸结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自江津区青委会的企业家代小月给出了她的认同。
本着长远发展的目标与初心,全市各级青委会组织用创新的举措为这支年轻的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市工商联青委会定期组织开展“结缘论道”系列主题活动,每次活动都明确一个主题,深入一个企业,开展一次访谈,听取一个讲座,组织一次交流。市工商联青委会为海归创业青年申请项目补助,帮助企业发展。去年建立的“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数据库,已从市青委会开始试点,后续将逐步覆盖全市的区县青委会,为准确掌握青年企业家的情况与动态,帮助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打下了基础。
另外,“常年读书漂流”、每月集体生日、每周体育运动、跨区域委员沙龙这些活动也让市区两级青委会组织更接地气,更有魅力。2016年12月市工商联青委会被评为全国商会工作“十大创新典范”。
“因为理解,所以倾听;因为懂得,所以热爱。这是青委会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的目标所在!”青委会的年会上,大家齐声诵出心声。带着青年敢闯敢拼的初心与智慧,这支队伍,这个组织正在践行责任与使命的路上矫首阔步。